难忘儿时看电影
许立新
儿时的我,很喜欢看电影,因为那时精神生活极为匮乏,时不早晚的能看上一场电影,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最奢侈的精神享受了。
那时的农村,还没有通电,只要哪个村庄放电影,这消息就好像长了翅膀似的,十里八村都知道了,太阳还老高的时候,人们便成群结队地从四面八方向那个村子奔去。我们这些小孩更是欢喜得了不得,老早就忙着去占位子。
幕布早已挂在了两棵杨树上,看电影的人越来越多,整个电影场上像炸了锅似的,咋呼喊叫声夹杂着小孩子的哭声,奏响了一曲乡间音乐。天渐渐黑了,人们也安静下来了。靠近幕布的,是清一色坐在地上的,紧挨着是坐在板凳上的,再挨着的是站着的,后面又是站在板凳上的,可是还有人来,迟来的只有望人兴叹,不得不到幕布的背面去,图像虽然是反的,仍看得如醉如痴。
在电影要放之前,通常都是由大队书记讲几句话,无非都是些农活、安排注意秩序之类,反正那时我们也不懂,他的话音一落,一束光线射向了幕布,企盼已久的电影终于开演了,人们的情绪也随着电影的画面波动着。
我敢说,那时的人们,个个都是电影迷,有的电影看了一遍又一遍,不管哪个村庄演,还是照看不误。电影《侦察兵》看了多少遍,我也记不清了,戏里的那句台词我至今记忆犹新。“炮弹离炮位太远了,麻痹麻痹太麻痹了”。记得放《穆桂英挂帅》时,我跟着大人跑了七八里路,等了半夜,才看了这场电影,由于是戏曲片,我又看不懂,看着看着就睡着了。
电影散场时,更是别有一番情趣,喊人声、应人声、此起彼伏,找鞋声,找帽声,不绝于耳,人们像潮水般地四下散去,说的谈的都是看电影的心得,偌大的电影场刹那间只剩下放映员在收拾器具。
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托改革开放的福,家庭影院已进入了千家万户。打开中央电视台的电影频道,足不出户就可以看电影了,一个人孤零零地看着荧屏里出现的电影画面,却再也没有了儿时看电影的那份感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