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作越细越好
胡为兵
综观近来国内发生的大大小小的各类煤矿安全事故,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安全工作上抓“大”放“小”,工作不细,不注重从细微之处排除隐患。近来,通过学习 “白国周班组管理法”,给笔者留下了颇深的印象。白国周同志在工作实践中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组管理方法,其中一点:“三细”,即心细、安排工作细、抓工程质量细。这是他在担任班长的22年里,班里从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的制胜法宝之一。
安全得益于“三细”,这的确是做好安全工作的经验之谈。
笔者认为,在安全管理上,工作越细越好。首先,心细,体现的是一种人本意识。个人是安全生产的主体,在安全生产工作中起着决定因素。白国周同志从召开班前会开始,针对当班出勤状况,认真分析各岗位人员配置,做到心中有数,尤其是对一些特殊岗位,班前会上仔细观察这些岗位人员的精神状态,正因为了解和掌握每个人特点,趋利避害,职工生命安全在每一次工作中才得到了保证。实践也表明,许多血的教训,都是人为酿成的悲剧。“莫见乎隐,莫显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为人处世应该如此,安全工作更应该这样。惟有心细,从人身上早发现问题,才能避免人为事故的发生。其次,安排工作越细越好,既反映了一种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也是敬业精神的具体体现。认真考虑什么性格的人适合干什么性质的工作,量才使用,发挥长处,提高效率,减少个人因素可能带来的隐患,就会减少事故的可能发生。现在有不少企业尽管安全措施很多,规章制度不少,可还是事故不断,其重要的一条原因就是在安排工作上缺乏“细”的意识,不能细致地去考量一个人的能力行为去准确合理的安排工作岗位,往往在不经意间便成了隐患之虎的腹中之食。第三,抓工程质量细,是打牢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石”。在生产工作中,虽说事故的发生有一定的偶然性,但若平时对工程质量不严格按照施工要求、操作规程和安全技术措施施工,不严把工程质量关,细小的安全隐患就会在不注重中存在,那么发生事故就会成为必然。
安全生产是一项“严、细、实”的工作,容不得半点粗心大意。生产中的每个环节、每道工序都应细心谨慎从事,安全才有保障,企业才能得以平稳、和谐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