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浏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光文化 >> 文艺作品
难忘麦收季节时

审稿:集团-办公室  吕德勇    上传:陈洋   2016/6/16  人气:174

淮北的夏天来得特别快,让人防不胜防,还没有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时,火热的夏季就扑面而来。站在矿办公楼窗前,望着外面收割机在田间来回奔跑,到处是丰收的景象,我的思绪不禁被带回到了以前的时光。

我的老家在苏北平原,记得小时候,老家收麦子,由于没有机械化,全靠人用镰刀割,我们家人口多,田也多,十多亩田,就是人工割,至少也要一个星期,还不排除要脱粒、打晒,如果遇上老天不作美,下场雨的话那可就遭罪了。记得那时我还小,割麦不会割,只好在田间将大人割下来的麦子归拢在一起,让哥哥捆好,然后我们帮忙拉车,那时的乡亲,人与人之间相处得总是那么亲,谁家有困难,不要打招呼,就会一窝蜂过来帮忙。

田间的麦子收割完毕,每家院子里都是堆积成垛,准备好脱粒机,就开始打麦,脱粒俗称“打场”。待一切准备工作就绪,一场攻坚战便拉开了序幕。脱粒机转动的飞快,声音震耳欲聋。不一会,邻居们都来帮忙了,首先,父亲爬上高高的麦秧垛,舞动着木杈往脱粒机口中入麦秧。哥哥负责把脱粒机吐出的麦秸归拢在一起,垛成一个圆形的大垛。垛要垛得圆,还要垛得高。邻居大叔躬身用木锨拆着脱好粒的麦子。母亲则和姐姐装麦粒。大概一个小时后,司机说歇会,父亲母亲则将早已准备好的香烟和茶水招待帮忙的乡亲,十分钟后,司机喊:可以继续打麦了,随着柴油机的轰鸣声,大家又重新开始下一轮攻坚战,喂料、运麦垛、出粒,一切正常,可是等大家把费麦秸往堆上传的时候,大伙发现上面无人,喊了半天,原来我的哥哥这几天太辛苦,没有时间休息,刚才休息的时间他已鼾声如雷了,麦子打完了,大伙脸上头上全是土,眉毛睫毛都是灰白的,连鼻孔和耳朵眼都几乎堵塞了。我们小孩子则是满场跑着,笑他们都变了模样。当脱粒机停下的刹那,麦场安静了,只剩下那热闹拥挤的麦皮、灰尘随风在空中舞动,似在为这次我们的胜利摇旗呐喊。

等到麦子晾干,入仓。算是这一年的麦收工作宣告结束。

傍晚,再看那些经过这次劳动的父老乡亲三五成群坐在夕阳里,畅谈着丰收,畅想着未来,笑容又一次爬上眉梢。

如今,我离开家乡已好多年,由于户口的变动,家乡我已无田,一年一度的麦收伊始,我却无法亲自回家帮父母一把,只能寄回一些钱物略表我的歉意。

又是一年麦收时,真心地祝福我的父老乡亲,付出的是汗水,收获的是希望!(许立新)

顶部】 【返回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OA办公入口

   主办单位:新光集团办公室      


新光集团网V2.0版  技术支持:
德鲁克软件  (建议采用1024×768分辨率,以达到最佳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