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浏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光文化 >> 文艺作品
坚持安全发展理念 创新安全管理模式

审稿:集团-办公室  吕德勇    上传:陈洋   2016/1/30  人气:181

矿井要想实现长治久安,必须围绕人本安全的目标,着力从安全理念的深化、安全素质的提高、安全制度的完善、安全行为的规范、安全现场的监控等方面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实现企业安全发展。

导入先进的安全管理理念,是创新安全管理模式的前提。

安全是煤炭企业发展的前提、是矿区稳定的条件、职工根本利益的保证。对于矿井来说,没有了安全,就谈不上稳定,就谈不上发展,更谈不上和谐。作为煤炭战线的各级管理者,必须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踩不得的红线、碰不得的高压线、逾不得的底线来对待;明确安全是企业最大的政治、企业最大的效益、员工最大的福祉、领导干部最大的政治生命、矿区稳定和谐最坚实基础的意义;牢固树立煤矿事故可防可控,事故与隐患可以杜绝,违章就是事故的观念,真正形成具有特色的安全文化价值理念,内化于心,切实筑牢全员安全思想防线。

金石矿业在实践中始终把人本管理作为安全工作的灵魂和主线,推行人性化安全管理,从抓思想、提认识、转观念入手,突出安全主题,不断丰富和提升安全文化,构建起以“没有安全企业就不能生存”,“没有安全就没有矿井的稳步转型”,“以安全论成效,以成效论收入”,“没有安全就没有职工家庭幸福”,“没有安全就没有职工收入保证”等为内容的安全文化理念,力求创新和发展。为提高职工的安全意识,公司充分利用安全活动日、政治学习日、班前班后会,利用井口大屏、网络平台等广泛深入地进行宣传动员;在全体职工中开展安全生产大讨论,唱响“珍爱生命、关注安全”的主旋律;通过井上下设置安全寄语、安全警句牌板、全员安全承诺、煤矿事故案例讲评、观看警示教育片等来唤醒职工对违章的认识,潜移默化地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安全意识,起到了警钟长鸣的教育效果。

突出安全教育培训实效性,是创新安全管理模式的关键。

安全教育培训既是提升人本安全素质的重要途径,又是增强职工操作技能的智力支撑。要彻底解决煤矿安全生产中人的不安全状态,关键在于全员安全意识的增强与综合素质的提升。企业在安全培训教育上,要突出实效性,做到分层次、有重点地加强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在企业内部,分管理者和生产者两个层次。对管理者重点开展以增强安全生产责任意识、熟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关心职工安全健康、实现安全及文明生产为重点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教育;对生产者重点开展以增强安全生产自我保护意识、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为重点的安全生产职业规范教育;强化对从业人员中的不同对象采取因人施教和因事施教。把企业安全生产的普遍教育和重点教育、思想教育和专业知识教育进行有机结合,贯穿于安全生产活动的全过程。

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根据自身发展和职工队伍变化的需要,通过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全员轮训与岗位培训相结合、常规教育与取证教育相结合、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进行全员、全过程培训教育,做到教育培训多样化、经常化、制度化。通过长期、系统地对职工培训教育,为安全生产提高智力和能力支持。

健立建全安全管理制度,是创新安全管理模式的根本。

坚持“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并不是说什么安全操作都由职工自己做主,各级管理人员可以听之任之,相反的,必须通过建立健全先进的安全制度约束职工的不规范行为,通过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广大职工的安全主动性,使职工真正树立“安全为了自己”的安全主动观,在安全意识上实现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我会安全”、“我能安全”转变;在操作行为上实现由他律向自律转变,建立起网络化安全管理体系和有效的考核机制,真正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管理,凡事有监督考核,凡事有奖有罚”。根据不同岗位,不同要求,分别制定出不同的安全行为规范,包括《职工持证上岗制度》、《安全生产奖惩制度》、《安全生产宣传教育与培训制度》、《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制度》、《安全生产会议制度》、《安全用电制度》、《设备管理制度》、《安全档案管理制度》、《领导干部跟班、值班、带班制度》等等。明确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和各个岗位职工在安全生产中应负有的职责,使职工上明白岗,上安全岗。在工作中坚持定期对职工的安全行为规范进行考核,把考核结果与职工工资奖金挂钩,真正把制度落实到生产过程中和操作过程中。严格事故责任追究制度,凡是发生的各类事故,严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进行分析、追查和处理。在分析、追查各类事故中,首先从各级领导责任查起,在查清各级安全第一责任人责任的同时,追查分析各类管理干部的安全责任,把板子打在应负责任的领导干部和各级管理人员身上,把安全工作的好坏直接与各级领导的票子、面子和帽子挂钩。在此基础上,对各类事故的责任人也进行责任追究,做到该罚款则罚款,该降级则降级,该开除则开除。

强化科学的现场监管,是创新安全管理模式的重点。

在现场管理中,要重点强化区队、班组监管。控制零打碎敲事故,就要加强基层区队、班组建设,充分调动区队、班组抓安全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确保区队和班组现场跟班值班责任落实到位、技术措施贯彻执行到位、安全监管履职到位。要全面推行现场精细化管理,强化全员、全过程、全天候、全方位的安全监控,特别要强化节假日、双休日、中夜班等重点时段、薄弱环节与重点部位的重点监控与动态巡视。坚持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大检查,有效杜绝安全空档与安全死角。要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惩治力度。坚持实行安全隐患排查、整改落实、信息反馈的闭环式管理,重大安全隐患必须实行一把手负总责的制度。要加大安监队伍执法力度。安监队伍要恪守铁石心肠、铁面无私和铁的纪律,加大“三违”惩处力度,有效杜绝“三违”现象,不断塑造本质安全型的员工队伍。

有效解决生产作业现场的不安全状况和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必须持续不断地强化安全质量标准化建设。特别要认真按照国家颁发的《矿井质量标准化标准》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规划》与考核奖惩办法,下大力气、下大决心解决制约质量标准化达标升级的突出矛盾与问题,深入持久地开展质量标准化达标升级活动,加大质量标准化建设投入,加大安全质量标准化与全员收入的挂钩比例,切实强化静态与动态达标考核,夯基固本,苦练内功,完善机制。切实杜绝走过场、搞突击现象,高标准,严要求,挤水分,防滑坡,夯实安全生产管理基础,努力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

管理是企业的生命。只有围绕人本安全目标,坚持安全发展理念,不断创新安全管理发展模式,才能推进安全发展,实现矿井的长治久安。(于文)

顶部】 【返回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OA办公入口

   主办单位:新光集团办公室      


新光集团网V2.0版  技术支持:
德鲁克软件  (建议采用1024×768分辨率,以达到最佳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