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岗位,奉献自我
——记昭阳煤矿矿际标兵高健
2008年是昭阳煤矿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一年,面临许多不利的因素,制约和限制了矿井的发展,但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劳动者辛苦劳作、立足本职奉献的结果,是许多员工扎根矿山,甘于奉献的结果。运输工区轨道班班长高健正是其中的一员,他无豪情壮语,无惊天业绩,在平凡的本职岗位上,无私的尽责尽力,上标准岗,干标准活,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严要求,赢得了职工的赞誉、领导的肯定。
他是一个以矿为家的职工。矿井发展需要多元素,厉行节约是一个优良的传统,在自加工项目中,他坚持以矿为家,坚持“能做不买,能修不废”的原则。在2008年中,自加工道岔25组以上,让我们算一笔账,购进道岔每组成本3400元,而自加的话,材料成本500元,加工费用50元,仅道岔一项节约成本71250元。自加工道岔转撤器16组,若购进成本为1280元,自加工成本180元,加工费50元,道岔转撤器一项节约成本16800元。在使用过程中,回收上井后,利用空余时间进行重新修理,以待再次投入使用。领用的材料均经过精确的计算后开票,并能将回收的旧的螺丝道钉再次利用,整个仓库很难找到剩余的道钉螺丝。
他是一个注重安全效果的职工。安全是煤矿永久的音符。只有每位职工注重了安全,汇聚一起才能奏响出动听的乐章。他带领其余二位同志肩担着全矿所有大件的物料下井工作(轨道、管子、红松、矿钢等),2008年累计下轨道约4800米,红松300根,井下所有通风防尘打水用的管路及特殊物件,安全无一失误,实现了零风险目标。他的经验是:一思想重视共同筑起安全阀;二是过程实施按规程,绝不含糊;三是结束以后回头看,以防万一;四是与相关工种协作一致,共进退。正是始终如一的坚持以上四点,保证了安全的效果。
他是工作吃苦,任劳任怨的职工。下22kg轨道一根360斤,到达井下施工现场要经过3次人力肩扛,不管是炎炎夏日,还是数九寒冬,都是汗流浃背。有些同志只看到人家拿钱没看到人家付出,为避免这一看法,工区安排其他同志参与,结果是不谈体力透支,无法完成工作外,安全是一个最大的责任。而高班长在下料过程中娴熟掌握,轻手熟路,有看法的职工对高健形成了统一共识“有能耐,此钱不易”。在某月的12号,掘一⑴⑶同时钉道,只有一人在矿的他去协助工作,干了17小时上井,出色地完成了任务,赢得了掘一职工的一片喝彩。使他成为以后钉道的首选人物。对待维护以外的下料工作,只要矿井需要,也是加班加点不计时间。去年10月23日,矿井需更换井下10寸水管,接到任务时间是下午5:40时,下250米到井下,每根6米,必须在次日8点准时全部到位,接到通知后,高健带领他的三人小组连晚奋战,到次日凌晨4:20时,将所需水管全部运送到位,保证了第二天机电的正常工作。
他是一个工作要求高标准的人,在所有的自加工项目中,力求达到厂货标准,还要因地制宜适合本矿使用,标准就是物有所值。在安装道岔转撤器的过程中,遇到一些特殊的地段无法安装,为达目的,自加工加长连杆,保证了安全距离也达到了使用效果。在-400西主运巷铺设过程中,完全按照规程要求轨基、枕木间距、接头要求均达标准,完工后,又对轨道的直线经过长达30天共3次的修整,最终使-400主运巷被集团公司评为“精品工程”---标准化运输线。
正是他的岗位奉献,坚持自我,使得本职工作安全优质,正是他的敬业精神,赢得赞誉,获得好评。正是由于有许许多多使他一样的优秀职工,才使得我们昭阳煤矿发展前景远大,正是由于他的安全意识,使得矿井安全逐步好转万家兴旺,他们就是新光昭阳煤矿的骄傲和希望。他们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用人格魅力感染着我们每一位矿工,高健只是我们其中的一员,他的努力,使得他无愧于“标兵”这个称号。(谢永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