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该给基层“减负”了
近来,笔者发现在检查基层工区工作时,基层单位搬出少则十几本,多则几十本的记录,其名目繁多,包罗万象,令检查同志咋舌。
本来记录多,工作细本无可厚非,但如果走了味变了形,不讲实效,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不值得称道。
笔者对记录粗略地翻了一遍,看到很多记录都可以整合,毋须重复,原因在于我们的有些部门,各自为政,主管部门安排一套这样记录,单位部门之间安排那样一套记录,党群的归党群,行政的归行政造成下属单位无所适从,内容不外乎安全生产,不做吧这也扣分那也减分,做吧形式,而且各要各的记录,还不能交叉通用。基层单位本来就比较辛苦,他们一方面要准备生产,一方面还要抓好安全,根本抽不出时间和精力去做,为了应付只好请人代劳,搞突击,疲于应付,代劳的结果是千篇一律,一晚上能补好多记录,一支笔能开好多会,这样的结果能起到我们应有的效果?能促进经济发展?这样的形式主义到头来只能是劳民伤财,造成不必要的人财物的浪费。
反对形式主义,转变工作作风,是党的一贯宗旨。毛泽东同志有一句名言,形式主义害死人。作为一个企业也好,作为一个人也罢,做事做人都得因势而为,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到头来只能搬起石头砸伤自己的脚。
反对形式主义,并不是完全不要形式,适度的形式还是必要的,因为内容总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但是,“名为实之宾”。内容决定形式,不能喧宾夺主,不可主次颠倒。真理跨越一步就是谬误。必要的形式一旦发展成漫无节制的主义,就必然会陷入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泥潭。希望我们有些部门能结合实际,从全局出发,跳出部门圈圈,减少繁琐,避免重复,给基层单位能切实地“减负”,多一些人性化,让他们能集中精力搞好安全生产,这才是我们共同的愿望。(谢永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