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浏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光文化 >> 新光人物
矢志煤矿终不悔

审稿:集团-办公室  吕德勇    上传:zhl   2009/8/15  人气:1155

矢志煤矿终不悔
-----记新光集团微山昭阳煤矿电工班班长丁年华
 
    人到中年的丁年华,2003调到昭阳煤矿以来,在短短的6年多时间里,他为企业机电维护修理创经济效益几十万元。他以精湛的技术、过硬的本领赢得了领导和广大职工的充分肯定。2006年,他被江苏省总工会评为“知识型职工”。2008年10月,他被盐城市总工会授予“盐城市文明职工”称号。在今年年初矿职代会上,他又当选为2008年度矿际标兵。
重抄旧业    苦心求索
    1983年,高中毕业的丁年华从东台来到了千里之外的新光集团原殷庄煤矿,干了6年井下机电维护工作。1991年,他被矿里送到盐城经济管理学校学习深造之后,调入供应科任副科长,从事物资供应工作,矿井结束后调入集团亨王食品厂担任供应部副主任。2003年,食品厂改制,他被分流到昭阳煤矿机电科电工班工作。从他当初从事机电维护到又干老本行之间整整相隔10年。
他深知,过去所学的机电知识,脑中所存无几了。但他没有给自已思想加压,而是从头开始,苦心求索。
他找来了机电书籍,把别人用来休闲娱乐的时间全部用在了学习上,每天工作不管多累,他都坚持学习。学习不仅让他掌握了新知识,还让他掌握了许多新技术。
    由于昭阳煤矿建设初期资金十分紧张,主副井两台3M绞车均为陈旧设备,“小病”、大故障时有发生。加之旧设备技术资料不全,给维护修理工作增加了难以想像的困难。为了“治”好它们的“病”,他不断给自己“充电”,自费购置电力拖动及PLC控制技术等方面专业书籍,这些书不知被翻阅了多少遍,仅做的学习笔记就有几万字。在宿舍里、在绞车房,他经常或拿图纸、或对着设备认真琢磨、做记录。凭着这样一种钻劲、韧劲,他很快掌握了主、副提升绞车的维护要领,并能独挡一面开展工作。
挑战自我    不断创新
    2004年,为了提高矿井的提升能力,矿里决定对主井绞车进行更新改造,采用先进的PLC技术来控制操作,以避免过去人工操作所带来的不安全。矿里选派他到厂里去培训,所学内容全是大学里的课程。为了全面地掌握设备的性能原理,在学习培训期间,他克服年龄大、记忆力差等困难,勤学、勤问、勤记,仅学习笔记就记了厚厚一大本,记下上千余个技术数据。
    工作中,他一边细心观察设备的运作情况,一边一一牢记在心,下班后结合教材对照琢磨,就连洗澡、走路、吃饭也在思考设备程控原理。
    他用超人的毅力和辛勤的汗水叩响了技术之门。2005年,他在矿举行的操作大比武中获得了“技术状元”称号,同年底,他被矿评为技术能手。
    昭阳煤矿主井绞车有两组轴编码器,如果出现故障,按照厂家原有的方法校正有时是不能奏效的,这就要凭借平时在工作中积累的丰富经验方能解决具体实际问题。去年10月的一个夜班,主井绞车轴编码器的主控机和监控机之间数据出现较大落差,导致主井口罐笼升降高、低不一,使煤车无法正常进、出罐笼,给企业生产和人员上下安全带来困难和危险。他根据平时的工作经验,采取人工行程校正,很快解决了问题的症疾。
    昭阳煤矿主下山自动安全门经常出现误动作,不该开的时候开,不该关的时候关,过去时常出现矿车撞坏安全门的事情发生。针对这种情况,他通过仔细观察、分析设备的动作原理,对厂家原来编码器数据清零方式进行了潜心的研究改进,精心设计出了一套机动操作系统,终于解决了安全门误动作的难题。
    从2003年到今年上半年,他通过小改小革和修理电器设备,为矿节约支出资金达数万余元。
扎根矿山   甘于奉献
    他来自于农村。自打他到矿山那天起,他就把那些繁重的农活留给了家里的妻子。在矿近20年,他一直工作在苦、累、脏、险的井下一线,把大部分精力给了他热爱的“大家”——煤矿。
昭阳煤矿在机电维护检修方面技术力量相对比较薄弱。平时,他一个人除负责主、副井3M提升绞车电控系统、井口上下信号系统维护外,还要负责井下2M绞车、1.6M绞车电控系统、信号系统、主下山自动安全门控制系统的日常维护工作。几年来,他在矿期间几乎每月难有一个休息日。就是偶尔有,他脑子里总是装着放心不下的那些运转着的设备,经常到班上转转。每天上班,他首要事情是询问值班人员的设备运行情况,查看各种机械设备的运行记录,然后钻心致志、一丝不苟地检查各个部件,就连每一个螺丝都不放过,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每天如此,周而复始。
新绞车电控系统有时发生故障,第一次很难发现原因,需人在现场认真观察方可得知。有时,他在设备旁一站就是数小时。
他所维护的设备是全矿的咽喉,一旦发生故障会造成全矿停产。在他所管辖的设备范围内不管什么时候,设备只要一有故障,他都能随叫随到。无论是白天还是夜里,他的手机总是二十四小时不离身。一接到电话,不管自己在干什么,都能在第一时间内赶到现场,以最快的速度处理完,从未有因设备故障而耽误生产。
2003年元月份,由于天气陡冷,夜里气温降到零下10度左右,绞车闸瓦油封变硬、变脆,开不了两趟就坏了,而优质的油封还在沈阳发给矿区的路上。远水不能解近渴。他想尽了各种补救办法,先是用热水加温,闸瓦油封一击透就换,但效果仍不明显,索性就守在绞车房内,发现问题立即处理,整整两天三夜未能睡上一个整觉。
    2007年7月的一天,井下-400水平绞车出问题,他接到通知,连续几天高烧未退的他,刚吊完水,强撑起身子直奔井下,当他修好后,从-400爬到-200水平时,脸色苍白,浑身直打哆嗦。到下井口百米平巷路程他歇了3次,后被工友们扶到了井上。
他从农村到煤矿一路走来,没有大风大浪,没有丰功伟绩,26年的矿工生涯造就了他勤奋好学、立足煤矿、乐于奉献的优良品格,这也许是他这一生最大的收获。日子过得不管怎么样清贫、工作无论怎么样吃苦,他总不言悔。多年来,他凭着对煤炭事业的无限热爱,靠着坚定不移的信念和铁一般的意志,心无旁鹜地钻研技术,掌握了机械维护方面的许多技能,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所负责的电气设备齐全完整,运作灵敏可靠,每年影响生产时间从未突破矿下达的指标。在盐城市安监局、集团公司和山东省安监局鲁西分局历次检查验收中,都顺利通过并给予高度评价。无论酷暑寒冬,白天黑夜,哪里出现问题,他就出现在哪里。有时,他一天要下井3-4次,从不比别人多拿一分钱;有时,工作服24小时不离身。有同事这样说他,吃苦成了丁年华工作上的专利。他却说,他要把这“专利”无私地献给自已心爱的矿山!胡为兵
顶部】 【返回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OA办公入口

   主办单位:新光集团办公室      


新光集团网V2.0版  技术支持:
德鲁克软件  (建议采用1024×768分辨率,以达到最佳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