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浏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光文化 >> 文艺作品
请别让演习变“演戏”

审稿:集团-办公室  吕德勇    上传:陈洋   2015/6/9  人气:108

当前,随着安全月活动在全国各地特别是煤矿等高危行业如火如荼开展,为提高从业人员安全意识和防灾、逃灾、避灾、自救、互救能力。强化应急救援协调联动机制和联合处置机制,各级人员要熟悉演练流程,将预案中的职责通过演练落实到位,增强应急处置的科学性、及时性和有效性。各单位都要举行防汛、防瓦斯等各类抢险演练。毋庸置疑,防汛演习也好,抢险演练也罢,都是一种非常好的岗位练兵方式,通过演习,可以查找薄弱环节,预筹应对措施,提高实战能力。但是很多单位和职工,却把“真枪实弹”的演习当做了“演戏”,使演习失去了严肃性和实效性,从而使得各类演练虽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却收效甚微。

前不久,某单位组织“雨季三防”安全事故演习,笔者认为,演习现场应该是紧张忙碌的。但在现场,笔者注意到参加演习的职工却是不慌不忙,甚至互相之间嬉笑打闹,逃生人员到达集合点后,马马虎虎清点人数,各场所清点人数理应一致而不一致,各职能部门本应全体人员的应坚守在岗位,而变成懒散的只有二、三个人应付几分钟,然后散场。还组织多次会审、预先通知,以至于参加演习的人员早就知道了演习题目,对险情处理过程也早就进行了充分准备,只等演习时把整个险情处理过程表演一遍而已,抢险队员变成了“演员”,演习变成了“演戏”,不仅没有实际意义,真遇到紧急情况时反而会起到副作用。

练为战,不为看。各类灾害具有不可预见性、突发性,我们只有预想演练在前,查找不足,及时整改,才能有备而战,打有把握之仗。所以,要切实达到演习的目的,不能只追求形式,要把每一次演练当成实战,避免“走过场”、“演戏”等现象的发生。笔者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必须要提高学习意识。让职工通过学习身边的事故案例,认识到事故的危害性和可预防性,懂得学习的重要性。让演习人员要严格按照演习的要求内容,做到步骤操作到位,绝不能马马虎虎,应付了事。

其次是“假戏真做”,把演练当成实战来对待。整个演习时间、地点、事故类别、除演习各单位领导层,其他人员一律不采取预先通知。

第三,要加强监督考核力度。对于演习中错误的行为,督查人员有权当场指出错误和不足,按规定重新操作,让其他人员受到教育。演习结束后,总结的同时还必须有考核,看指挥是否得当,抢险队是否反映迅速,险情处置是否合理,真正让安全演习成为提高干部职工实战能力,确保安全生产的一种实实在在的练兵方式。(黄苏兵)

顶部】 【返回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OA办公入口

   主办单位:新光集团办公室      


新光集团网V2.0版  技术支持:
德鲁克软件  (建议采用1024×768分辨率,以达到最佳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