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世界上,有一种力量,它可以温暖一切,这就是爱。爱,是黑夜中的一盏明灯;爱,是绝境中的一丝希望;爱,是铺就走向成功之路的一种力量。 ——题记
爱心铺就成长路
张加强,新光集团微山昭阳煤矿一名安监员。他一家五口人,有一养子叫曾亚军,现已读大四。张加强视曾亚军如己出。曾亚军在这个大家庭中已快乐地度过了十一个春秋。张加强夫妇收养曾亚军为养子,并把其培
养成一名大学生的义举在矿区传为佳话。
事情还得从十一年前说起。曾亚军本有一个完整幸福的家庭。他是家中的独生子。父母把他当宝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碎了。他和社会多数家庭的孩子一样过着天真浪漫的童年生活。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曾亚军3岁时,他的母亲因积劳成疾,患胃癌去世。时隔10年,曾亚军的父亲因食道癌不幸又离开了人世,丢下孤苦伶仃的曾亚军。失去父母的曾亚军没有亲人,无依无靠,只好寄宿于同是社会孤儿的堂哥家两人相依为命。此时,曾亚军已读小学六年级,和张加强的二儿子张帅是同班同桌,他们都聪明伶俐,深受老师们喜爱。张帅时常带曾亚军回家,让他妈妈做好吃的给曾亚军吃。懂事的曾亚军一到张加强家就抢着做家务事。曾亚军每次到张加强家,衣服总是脏兮兮的。张加强和妻子不禁呐闷:“这孩子怎么这么脏?难道父母都外出打工家里没人照管?”后来从张帅嘴里得知曾亚军的身世后,张加强夫妇心中一阵酸痛,背地里时常为可爱的小亚军抹泪。每逢周日或过节,张加强就让儿子张帅把曾亚军带回家过。
有一天,埋藏在张加强夫妇心底多日的话终于向曾亚军吐出来了。张加祥夫妇面带笑容地对曾亚军说:“我们想收你为儿子,你愿意吗?”性格开朗的小亚军惊讶地瞪着大大的眼睛半天没说出一句话来,只是不停地点头。从此,这位年仅13岁的小亚军再也不过孤儿般的生活了。张加强夫妇从此也多了一个儿子。
张加强夫妇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家里原本有两个孩子,一个上初中、一个正在读小学,有两间简陋的砖瓦房,本不富裕的家庭,又添了一个孩子,无形中又增加了一笔经济负担。其实,张加强从小也是一个苦命的孩子,5岁时父亲去世,10岁时母亲离世。张加强是比他大两岁的哥哥扶养大的。左邻右舍、亲朋好友劝他别为难自己了。面对闲言碎语,张加强夫妇充耳不闻若无其事。他们晚上不停地思索着:要把三个孩子养大成人、成才,仅靠年收入只有5000元左右的五亩地是远远不能的。张加祥夫妻俩一边种地,农闲时一边跟村里的瓦匠外出做小工挣一些钱贴补家用。一次,张加强妻子不小心手指被砖给砸伤了,肿得吃饭时筷子都拿不起来,可是没等手痊愈,又出现在工地上。
2004年4月,新光集团微山昭阳煤矿招工,张加强走进了矿山,成了一名煤矿工,从此,每月有了两三千多元的稳定收入供3个孩子吃饭上学用。2006年,大儿子张楠知道弟弟亚军和张帅成绩好,为了早毕业早就业,替父母分挑些担子,他初中毕业就选择了考取职业学校。
2008年,曾亚军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宿迁市清华中学高中部。学校知道曾亚军的身世后,免收了他三年的学费。三年寒窗苦读,终于换来了硕果。2011年8月,张加强家三天内收到了两张大学录取通知书——曾亚军被重庆交通大学录取、张帅考取了南京工业大学。左邻右舍都来道贺。张加强一家都沉醉在无比的欢乐之中。
可是,张加强夫妇面对两个孩子录取通知书既高兴又惆怅,四年内要拿出近十万元钱让两个孩子读完大学,钱从何而来?张加强夫妇从银行贷款1.8万元才使两个孩子踏上了求学之路。
曾亚军、张帅跨入大学校门后,张加强夫妇三年里没添一件象样的衣服,平时没做一顿好饭菜,除非孩子们回家才弄一些荤菜,省吃俭用,把积攒下来的钱每月按时给曾亚军寄去做生活费。
曾亚军在大学里勤奋好学,连续三年任班长,并取得了奖学金。每到寒、暑假,同学们都纷纷抢着买车票回家,而曾亚军和张帅都忙着联系亲朋好友找活干挣钱。读大学三年来,他们兄弟俩很少回家和家人团聚。2013年正月初二,家家户户都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共亨天伦之乐,而曾亚军和张帅却踏上外出打工的旅程。张加强夫妇好劝歹劝曾亚军,曾亚军总是一笑道:爸妈,我已经长大了,能用我的微薄之力为你们分担肩上的一些压力了。2014年暑假,曾亚军和张帅兄弟俩到南京青运会打工,两人共挣了3000多元。
曾亚军和张帅明年就大学毕业了。张加强告诉笔者:“我们家的苦日子快熬到头了。”是的,人世间所有的关系、所有的事情都是相互的,有爱的付出,就会得到应有的回报。愿张加强一家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胡为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