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这篇文章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写给他学生的一篇文章,早在中学我就学过,当时我虽背得滚瓜烂熟却并不甚理解其中的意义,现在再仔细咀嚼,觉得其中的含义很深。文章中蕴含着许多从师问学的道理,他主要从老师的职责、从师的必要性、择师的原则几方面进行阐述,抨击当时耻于从师的错误观念,倡导从师而学的风气,激励后人不耻下问,努力地学习。
老师的职责:“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这在当时是一个进步,他把老师的职责不局限在教孩子写字,让学生学习文章的句读,而是要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缺一不可,这样才能培育出良好的学生。
从师的必要性:“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人不是生下来就知道一切道理,谁能没有疑难问题?人都有不懂的地方,如果有了疑难问题不向老师学习请教,那这个疑难永远解决不了,所以要虚心学习,使自己掌握越来越多的知识。
择师原则:“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谁某一方面比我好,在这一方面他就是我的老师,把老师和弟子的关系合理化、平等化,谁有学问、懂道理,谁就是老师。
古人尚且知道从师的重要性、必要性,我们今人更要谦逊地向比自己有学问的人学习,使自己不断进步,不断完美!(王素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