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集团工会《关于开展“书香飘进企业来”读书征文活动的通知》,一直想写点什么,说点什么。几次提起笔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游神”等等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等涌进脑海,不停地翻腾,搅得我头昏脑胀,不得不搁笔。当今社会普遍存在浮躁现象,你若是不识趣呼吁读书好,定会招来“做作”、“空谈”等等的冷嘲热讽,搞得自己难堪不已。我想还是结合自身的工作和读书经历,平和地谈谈读书的益处吧。
1989年7月,我怀揣盐城电视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毕业证书来到利国煤矿,成了一名普通的掘进工。一个贫穷的农家子弟在没有人脉关系、异地他乡的煤矿工作,要想显山露水不是件容易的事。离开象牙塔融入火热的矿山生活,没有体力劳动经历的我,从事着繁重的掘进工作,身体的劳累是可想而知的;我每天耳闻目睹矿工们勤劳勇敢、战天斗地的事迹,深深地被他们的奉献精神、豪爽热情感动着。工作之余,我没有和工友们喝酒、打牌度光阴,一有时间便读书、写通讯稿件,讴歌身边工友的事迹。短短几个月时间,我俨然成了工区、组宣科争抢的“人才”,当年年底我被借用到矿组宣科做通讯员,委送到徐州矿工报通讯员培训班学习。没有背景的农民协议工调进机关工作,在那个时代绝对是个“轰动性新闻”。我知道自己虽然读的是中文专业,但毕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新闻和公务应用文写作,唯有认真读书钻研业务,才能尽快地胜任本职工作。白天,我忙于事务性工作,晚上认真阅读《新闻写作》、《应用文写作》等书籍,翻读组宣科《新闻用稿剪贴薄》、各类讲话稿、文件和报纸,细心地研究各种体裁文章的写作方法和特点,摘抄要点和重点;结合学习心得再勤写稿件。还认真研究报纸编辑、矿领导是如何修改自己的文稿,比照修改前和修改后的效果,改进自己写作中的不足,通过学习和实践,才打下了比较扎实的文字功底。我从1990年起,连续3年被集团党委评为先进通讯员、优秀宣传干事。从难得在报纸上用稿,到渐渐地每年在各类刊物上用稿近百篇。
转为正式工是我当年的梦想。在组宣科工作2年时间后,我主动请求重返采掘一线,担任掘二工区团支部书记,还先后担任工区党支部书记、一班长、二班长的“私人秘书”,后来被工区提拔为一班副班长,在实践中学习和积累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知识。担任兵头将尾不到一年时间,我被“强行”调到矿安全监察站任内勤。那时对我来讲,撰写公务应用文不是难事,可从事安全管理绝对是“门外汉”,对我又是全新的考验。“干什么吆喝什么、缺什么补什么、要干就要干好”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在此后17年里,我系统地学习煤矿安全管理理论,学习煤矿采煤、掘进、一通三防、防治水等方面的知识,先后担任副科长、科长。39岁那年,一直为职称烦恼的我硬着头皮报名参加全国首批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成为第一批理论考试聘用的注册安全工程师;43岁参加全国成人高考,成为中国矿大采矿系函授本科生。我被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聘为教材编写作者,几年来,独立编写过《运输挂钩工》教材,主编过《煤矿灾害应急救援》,先后参加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采煤工》、《井巷维护工》等七部教材编写工作。在编写《运输挂钩工》教材时,我几乎翻阅了能找到的关于挂钩工所有资料、作业规程、规章制度。2013年,我被淮北市环保局聘为应急救援预案评审专家后,我紧急学习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恶补自己知识的不足,这期间先后参加10多家企业的环境风险评案评审工作。
做律师是我青年时代的梦想,年轻时因为安全管理工作忙碌,一直无暇顾及。自担任政工科长以来,我利用2年业余时间系统地阅读律师统考的10多本教材、几十部法律法规,2002年参加全国律师统考,虽然遗憾地未能通过,但我也为近5旬的自己自豪,毕竟我拼搏过一次。
我信奉开卷有益,读的书比较杂。除了煤矿安全技术专业书、法律专业书外,读过散文、诗歌、杂文、小说,甚至连童话书、医学书也读过几本。读书可以弥补专业知识的不足,读书可以增长才干,读书可以充实生活,读书可以让人挺直胸膛。每个人先天受教育的程度不一致,这是无可厚非的,但后天一定要读书补课。允许你做一时门外汉,但你不能一辈子做外行。我最深恶痛绝的一句话:你不懂!也许这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吧。
人生如梦,转眼间我也快退休了。工作20多年,我购买了一些书,最想往的事是退休之后,蜗居住书斋里“把壶时品茗,焚香夜读书”。倘如此,岂不快哉!
朋友,请读书吧!(刘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