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培训教育要突出实效性
于 军
笔者近日在《安全》杂志上阅读这样一则案例:某企业锅炉房的司炉工,竟然不会看气压表,结果水压超过极限,发生了锅炉爆炸事故。这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职工岗位应知应会能力十分重要。在企业里每个工种、每个岗位都是安全生产不可缺少的链条,一旦一个链条发行脱节,就会发生意想不到的事故。要减少或者避免安全事故,解决安全生产中人的不安全状态,企业就必重视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突出培训教育的实效性。
要突出安全培训教育的实效性,就要区分不同教育培训对象。 在企业内部,分管理者和生产者两个层次。对管理者重点开展以增强安全生产责任意识、熟悉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关心职工安全健康、实现安全及文明生产为重点的安全生产责任意识教育;对生产者重点开展以增强安全生产自我保护意识、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为重点的安全生产职业规范教育;强化对从业人员中的不同对象采取因人施教和因事施教。把企业安全生产教育贯穿于安全生产活动的全过程。
要突出安全培训教育的实效性,就要抓好教育培训的重点。抓好新职工的上岗培训教育。新职工主要是指新上岗职工、转岗职工和工作时间短、经验不足的职工。要严格执行未经过矿、工区、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和考试不合格者不得上岗的硬性规定,同时要给这类职工确定一名有技术、有经验、有责任心的指导师傅,采取导师带徒的办法,加强日常的一对一培训,使新职工的安全行为有人监督、安全学习有人指导、安全困惑有人解答。抓好“不放心”职工的帮助教育。
对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缺乏,动手操作能力差的安全“不放心”职工,要坚决果断地从岗位上撤下来进行重点培训,从根本上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抓好关键岗位的优先培训。要严把关口,对那些从事易燃、易爆、有害等特殊工种的岗位人员,要进行优先培训,坚持做到持证上岗。
要突出安全培训教育的实效性,还要讲究教育培训方式的结合。安全生产培训教育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企业要根据自身发展和职工队伍变化的需要,通过送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全员轮训与岗位培训相结合、常规教育与取证教育相结合、集中教育与分散教育相结合等多种方式,进行全员、全过程培训教育,做到教育培训多样化、经常化、制度化。通过长期、系统地对职工培训教育,提高职工岗位应知应会能力,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高智力和能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