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从小就听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等经典诗句名言,可我并不喜欢读书,心里总有着读书是耽误时间、浪费青春的愚见,即将步入而立之年的我,面对自己的工作、生活才心生遗憾: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记得小时候,同学们都像文人学士一样,几乎每个人都会将这句话写在课本上、刻在桌子上、挂在自家的墙上,以此勉励自己勤奋学习。而真正认真学习的却少之又少,还是以前一样该玩则玩,不惜一切享受童年的乐趣。环境造就人,所以我也就随风了,一直玩到初中毕业后,便永远告别了课本。
现在想来还真后悔,倘若当时真的以勤为径,以苦作舟,至少会比现在要好一点。看着单位一批又一批高校大学生能文能武,他们拿着高工资、生活高待遇,领导重视其机遇也多,作为没用功读书的代表真是羡慕嫉妒恨常涌心头啊。曾经和一名知识分子谈及工资高低一事时,一个劲地恭维到:还是你们大学生好啊,不用辛苦奋斗,进矿就拿高工资。结果被人家甩了一句:谁让你不好好读书,我们上大学是花了不少钱的。言下之意是付出等同于回报,当时让我汗颜的无地自容,这也充分的证明了“书中自有黄金屋”的道理。
看着别人学业有成、学富五车,而我为什么就不喜欢读书学习呢,这个纠结了我多年的问题至今都得不解决。每次饶有兴趣的拿起书本开始阅读,每次都是三页过后便没有再读下去的欲望,是书本内容吸引不了我吗?不是,是我压根就静不下心来,那种愚见还存留在脑海里。所以,也会造成在每次工作中写文章、报告时,也会静不下心来,在遇到写不下去的情况时,要么胡编乱造,要么乱抄一通,习惯将难题交给审稿的人。但是,如果文章被改过之后,我会认真对照原先文章,找出修改的用意和技巧,逐步来提高自己。领导也经常说我,文化层次不高能有现在的成绩,已经算是不错的了。我倒不认为这是褒奖,而是一种鞭策,勉励我不能停留现状,继续努力学习,争取更大的成就。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相信读书会指引我们前行的道路,读书会让我们的人生与众不同,只要我们通过不断的奋斗、不断的学习,则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因为奋斗的苦痛是短暂的,读书的明天是美好的。
书到用时方恨少?也许不会了。(王俊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