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管理在于细
何沛东
今年是“安全生产年”,六月份又在全国组织开展了第八个“安全生产月”活动,安全工作在全国上下各个方面都掀起了高潮。但是,真正的安全管理是一项经常性的工作,重在日常工作中的每个环节。笔者作为一名从事群众安全工作的人员,从工作实践中体会到,搞好群众安全工作,不仅要做到像父亲一样的“严”,还要能够像母亲一样的“柔”,更要有一张婆婆的“嘴”。
像父亲一样的“严”。就是说在群众安全工作中,必须“严”字当头。既要对职工从严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教育职工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又要在职工有“三违”现象时,及时、严肃地给予指出和制止,从而避免“三违”事故的发生;在职工发生“三违”时,要能够严肃认真地进行批评、教育和处理,绝不能估息、迁就和护短,使其知错悔改,接受教训。
像母亲一样的“柔”。就是说对待职工中发生的“三违”问题,除了进行严肃处理外,还要同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起来,要像母亲那样用潺潺细雨般的话语进行谆谆教导,耐心细致地帮助其分析“三违”发生的原因及其容易出现的后果和危害,使其从灵魂深处接受教育,心悦诚服地接受组织上的处罚。
要有一张婆婆的“嘴”。就是说在安全管理上要多讲、多说,不要怕唠叨,不要怕啰唆。在安全教育上要做到不厌其烦,班前要通过班前会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组织职工重温入井誓词;班中要做到经常提醒职工遵章作业,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班后要组织职工认真总结本班次工作中安全生产方面的经验与教训。总的来说,就是对安全教育要做到时时讲、天天讲,通过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强化职工的安全意识,使职工能够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做到安全警钟长鸣,保证安全工作的健康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