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外出打工的人是游子,即便外面世界繁华似锦,却难以寻到根的感觉,这话形容的很贴切。外出闯荡二十多年,似乎尚未找到一份归属感,总如游离于空中的粒子,飘得越久越无力,整日为了生计忙忙碌碌,有时感觉着连停下来的时间都没有。
古人云,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虽说如今的交通大为改观,消耗在回家路途的时间也随之减少,但毕竟各属南北东西,况且假期有限,不可能随意回家,独自在异乡奋斗,偶尔难免会觉得孤单,幸好身边也有知己良朋三两个,缓和了思乡念家的牵肠挂肚。
忙碌了一年,又到了新春佳节,家的概念,对于词穷的我而言,无法挥洒自如的表达。但是一想到远方还有一个家,想到上次回到久别的家,家中的爸妈那欢天喜地的样子,在我体内凝成一股暖流。只是,无法常伴父母身旁,不免平添几丝无奈和牵挂。
感慨时间流逝得快的同时,竟忘了他在指尖飘然而逝,四十不惑的我,如今除了为人之子外,也扮演着父亲的角色。家,也是为了一份责任,年少不经事,岁月诉衷肠,一首曾经广为传唱的:常回家看看,道出了无数游子父母心中的牵挂,也说出了游子的辛酸,如果可以的话,真希望陪在家人的身边,共享天伦。不过,纵使无法常伴,脑海里还是会回旋着故乡的四季,即使那是一片并不肥沃的土地。家,是什么?什么是家?家,就是让你心底永远牵挂的地方。(张志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