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至年终岁尾,正是企业各单位向完成全年工作任务冲刺的关键阶段。但越是在收尾阶段,越不能掉以轻心,麻痹大意,因为这是抓好安全的关键时期。
俗话说:“千道理万道理,安全生产才是硬道理;这效益那效益,安全生产才是真效益”。抓好最后的安全,站好最后的安全岗,是所有领导干部和职工都希望看到的结果。如何实现安全年这个目标,笔者认为:一是要克服自满情绪。有些职工认为,近一年的时间都安安全全地过来了,只剩下这最后几天了,无形中产生了工作上的自满情绪。这种自满情绪的滋长,往往是萌生事故隐患的温床,继而是给生产带来的是放松安全管理,引发各种事故的连环发生。要克服自满情绪,首先要坚持“警钟长鸣”、“安全至上”,特别是对管理人员的警示教育不能松懈;其次要做到年底安全责任落实不松、考核量化不减、奖罚兑现不停;再者加强职工的安全意识教育,越是在然后年终这个“关口”,越要把好安全质量关,从而在思想上筑牢安全防范大堤。二是要克服急躁情绪。情绪急躁和思想麻痹是安全生产中的大敌,由此引发的事故不胜枚举。年终岁尾,员工为了赶任务、完生产,实现年初拟定的奋斗目标,自然情绪易急躁,不讲规矩、不按制度、不按生产程序链组织生产,手忙脚乱一味地只讲生产效率而忽视安全管理,可作为管理人员也是睁只眼闭只眼,一切给生产大开绿灯,把安全放在次要位置,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是安全工作的大忌,违章作业会带来事故,急躁情绪更是安全生产的天敌。要克服急躁情绪,做到科学安排,优化生产方案,合理组织生产,才能稳定人心;要明确目标,让人人心中有底,知道努力方向,从而心有所向,不至于产生急躁情绪。三是要克服“思节”情绪。 新年、“春节”将至,浓浓的节日气氛,与亲人团聚的温馨画面,与友人共同举杯的热烈场面……诸如此类都会给生产带来操作时精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忽视安全防范,放松安全警惕,容易引起安全事故。要克服员工的“思节”情绪,就要做好职工思想稳定工作,根据工作需要,提前安排好节日期间工作与休假时间表,让节日留下的人安心,休假的人放心,不至于产生“思节”情绪。
常言道:“编筐编篓,贵在收口”。 安全生产没有终点站,安全生产需要警钟长鸣。企业不论干部还是职工都要上下同心紧绷安全弦,杜绝一切不安全行为,这样企业才有长足发展,辛苦一年的劳动成果也不至于付之东流。(石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