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浏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光文化 >> 文艺作品
垂钓缘

审稿:集团-办公室  吕德勇    上传:zhl   2009/7/12  人气:581

 垂钓缘

张成明
       

  俗话说:吃鱼没有取鱼乐!打从小的时候起,我就与钓鱼结下了不解之缘。细细数来,我的钓鱼史已有三十多个年头了。

    那时,我才七、八岁,生在农村的我,家里的经济很不宽裕,根本没有闲钱给我买鱼钩、鱼竿。每当看到邻居家的大哥哥去钓鱼,心里总痒痒得难受,常悄悄地跟在他身后,每当看到他钓上一条鱼来,都屁颠屁颠地抢着帮他取下来,放入水中的网袋里,自己也分享到一份快乐!更想自己执竿过瘾。那时想,要是自己也拥有一根钓竿该多好啊!等妈妈收工回家时,老是缠着她要钱买鱼钩,可是有老有小的四代大家庭,妈妈咋舍得把钱花在这上面呢?一回妈妈实在缠不过了,就跑去跟生产队的会计要了几根大头针,弯成了几个简易的鱼钩,选了一根比较粗的芦苇竿扣上鱼钩,挖了几条蚯蚓打发了我。

    我美滋滋地到了小河边,也不知道下窝子什么的,穿上条粗粗的大蚯蚓就将鱼钩放到了水里,可是有鱼咬钩就是钓不上来。再看邻家的大哥哥,都选的是细细的红蚯蚓,多将鱼钩放在水草的间隙中。于是,我也效仿着,果然不久我也钓起了一条小鲫鱼,乐得我两手抱着鱼一路蹦跳着回家向妈妈报喜···

   从此,我钓鱼的瘾头一发而不可收。大头针太软不管用,我从邻家大哥那里学会了做鱼钩,偷偷拿来妈妈的缝衣针,放在煤油灯上烧红后弯成一个很好的鱼钩,还学会了用铝牙膏皮做成了沉得快的小坠砣。几年下来,我竟成为生产队里小有名气的“钓鱼精”,每到星期假日,我身后总能跟着几个“小钓友”一起去“并肩战斗”。

    1986年,我从黄海边的射阳老家考到徐州上学,在校认识了同县渔业乡的小李姑娘,星期天为了打发想家的时光,我们常相约一起去垂钓,也时常共享“丰收”的喜悦。后来,我们一起分到了煤矿,也把钓鱼的爱好一同带到了矿山,闲暇时我们仍不忘垂钓,有时候甚至骑车跑十几里路去钓鱼。我们在垂钓中相知、相恋、直到成家。“惹得”同学、朋友们都说她是我今生钓着的最大的“一条鱼”!

    我们还结交了不少钓友,增长了不少钓鱼新知识。我还收了好几个矿工“钓徒”,将他们从“方城”里和牌桌边引到了河边,并将什么春钓滩,冬钓阳,东风鱼咬钩,南风鱼上钩,西风慢慢守,北风赶紧走···等所谓的“经验”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们。

    现在,班余假日我们还爱钓鱼,也时常爱谈论钓鱼,谈时也诅咒小河的污染、“麻鱼器”的恶毒、“绝子网”的无情···也时常感叹着——现在钓鱼真难啊!

顶部】 【返回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OA办公入口

   主办单位:新光集团办公室      


新光集团网V2.0版  技术支持:
德鲁克软件  (建议采用1024×768分辨率,以达到最佳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