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十月焦煤(炭)市场简述
本月炼焦煤市场小幅探涨,成交尚可,下游企业库存已较充足,采购积极性一般。山东地区局部小幅上涨,10月18日,山东泰安、枣庄的气精煤车板价上涨20元,枣庄肥精煤、1/3焦煤均上涨20元。下游采购一般,市场观望氛围浓;河南地区大矿生产正常,下游需求平稳,市场无明显变化;河北地区受环保整治影响,低硫煤价格走高,河北开滦、唐山焦精煤出厂价上涨25、15元。但下游企业冬储积极性不高;山西地区局部上涨,当地煤矿整治导致部分地区资源偏紧,支撑价格。
进入10月份,各地焦炭市场已经出现了上涨趋势,市场成交情况良好。华北地区焦炭市场在上一波涨价之后暂时维稳,河北地区焦企及钢厂则以观望为主。受河北地区上调焦炭采购价影响,山西部分地区焦炭价格上涨,市场成交尚可。具体调整如下:山西临汾焦炭市场有涨,一级出厂含税报1350-1380元/吨涨30元/吨;山西晋中地区焦炭价格涨30元/吨。10月21日山西临汾九级焦煤均价为1180元/吨,环比上涨30元;开滦十级焦煤均价为1150元/吨,环比上涨30元。
市场监测显示:现河北邯郸地区二级冶金焦1250元(吨价,下同),准一级出厂含税价1300元;唐山二级冶金焦1350 元,准一级1400元。山西临汾地区现二级冶金焦1130-1150元。河南焦炭市场价格稳,现主流报价二级1310-1350元/吨,准一级1360-1390元/吨,华东地区主流二级冶金焦承兑出厂含税价1340-1350元。东北辽宁抚顺地区一级冶金焦出厂含税价1370元;黑龙江七台河地区二级冶金焦出厂含税价1290元。
期货方面:焦炭主力合约1405冲高回落,收1601跌0.44%。
二、十一月份焦炭市场走势分析
1、有利因素
1)宏观经济形势继续向好。10月PMI创18个月新高., 由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10月PMI为51.4%,为2012年5月以来的最高值;最新公布的数据看,无论大型企业还是中小型企业,效益都在继续回升。
2)钢市呈现“低杠杆、低库存”新特征
下游钢材价格走势对煤焦市场有着直接的影响,9月份旺季需求落空,钢材市场走势疲弱影响到煤焦市场的上涨。然而,当前钢材市场呈现“低杠杆、低库存”新特征。这是往年所没有的现象。与以往不同的是,今年7-8月份的上涨中,钢材社会库存并未出现显著上升。在7月份以来的上涨中,上海地区螺纹钢现货库存一直在30万吨附近,并未出现类似往年的大规模补库。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贸易群体出现变化有关。由于近年钢材贸易不景气,钢材贸易商群体减少,银行对于钢贸的贷款也极为谨慎,社会库存蓄水池容量骤降。钢材库存下降意味着钢价不大可能出现恐慌性下跌。
3)房地产政策支撑钢价,
10月3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此次名为加快推进住房保障体系和供应体系建设的第十次集体学习时提出,要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满足群众基本住房需求、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目标的重要任务。
针对如何解决居民“住有所居”的目标,和上一届领导班子给出的“回归房价”的药方不同,新华社报道的习近平讲话只字未谈房价,而把注意力更多放在增加供应上。也就是说,未来几年保障房建设仍然是主要的投资方向,那么,与之相关的钢材行业在未来一段时期,需求还是稳定的,价格偏低势必会吸引买家入市,目前螺纹钢价格已经处于3500元/吨的低位,因此焦炭预计下跌空间也是有限的。
4)铁矿石价格反弹
10月31日,进口铁矿石市场显现出止跌反弹迹象。港口现货方面,贸易商卖货意愿不强,有意小幅上调售价,主要港口PB粉暂时稳定在910-920元/吨,近期各港口到货量有所增加,据悉天津港压港从前期的3-5天增至7-10天。多数人士认为近期铁矿石市场以小幅反弹为主。
5)运费上涨推动煤价
上周海运费价格继续飙升,单周涨幅27%-41%,创年内新高。各航线海运费单周涨幅14-20.9元/吨或27%-41%,上周各航线涨幅为8.3-13.8元或18%29%,涨幅明显扩大,再创年内单周涨幅记录。
6)焦化企业库存下降封锁焦炭价格空间
据悉,自8月初开始,全国各地独立焦化企业平均焦炭库存一直处于下滑通道。数据显示,截至10月25日当周,除西北地区河北开滦、唐山焦精煤出厂价上涨25、15元。独立焦化企业平均焦炭库存略升外,东北、华北、华中、华东、西南等地独立焦化企业平均焦炭库存较8月初均有较为明显地下滑。其中,西南地区降幅最为明显,由8月初6万吨,下降至目前2.2万吨。
7)国际煤企长协价较三季度显著上涨,为炼焦煤底部的形成提供了有力支撑。目前了解到:下游焦企生产模式为以销定产,焦炭价格未出现明显波动,走货情况较为顺畅,多数地区出现供不应求局面。
2、不利因素:
1) 钢材市场:国内钢材市场依旧弱势运行。据了解,继宝钢、沙钢对11月份出厂价开出平盘后,武钢则下调部分品种价格,反映出主流钢厂对后市预期偏弱。近期,粗钢产量有所下降,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0月中旬重点企业粗钢日产量171.17万吨,减量5.24万吨,旬环比下降2.97%;全国预估粗钢日产量210.68万吨,减量2.13万吨,旬环比下降1%。
2)《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发布后,国家又于10月15日印发了《关于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的指导意见》,文中明确将遏制重复建设、化解产能严重过剩矛盾工作列入地方政府政绩考核指标体系,并指出钢铁、水泥、电解铝等高耗能产业的过剩产能将受到清理。按计划,2015年底前将再淘汰炼铁1500万吨、炼钢1500万吨、水泥(熟料及粉磨能力)1亿吨、平板玻璃2000万重量箱。这势必会进一步削减煤炭需求。据估算,受政策因素造成的减量规模将导致年耗煤量降幅超过亿吨。由于北方地区进入冬季之后,不仅建筑施工停止会削弱用钢量造成煤焦采购放缓,而且华北地区雾霾严重,唐山地区钢厂亦会受到政策因素影响面临产能削减压力,焦煤需求减少不可避免。
另一方面空气污染的恶化会加快能源结构的转变,取暖模式从煤炭换成天然气会日趋受到政策推广,民用和工业用替代率上升将大大降低煤焦冬储预期。
3)焦炭产量和库存增长制约反弹空间
中国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9月份中国焦炭产量为4028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14.6%。今年前九个月焦炭产量增长8.2%,至35627万吨。
海关数据显示,2013年1-9月我国出口焦炭271.91万吨,同比增长216.1%。港口库存方面,10月底我国主要港口库存为253.75万吨,较9月底下降8.93万吨,但仍处于高位。
4)钢铁销售旺季不旺产量下降需求萎缩
10月钢铁行业PMI为47.5%,环比回落1.7个百分点,并且连续两个月处在50%的荣枯线以下,原本应是销售旺季的10月,出现了旺季不旺的情况。
从主要分项指数来看,10月份钢铁生产指数跌幅最大,为48.5%,环比上月回落4.5个百分点。显示出国内钢厂再度面临亏损考验。
由于9、10月份钢价连续下跌,国内钢铁企业亏损情况逐渐加剧,加上近期国家环保治理力度明显加强,使得近期不少钢铁企业进入10月份后减产、检修出现增加,粗钢产能释放有所放缓。据中钢协统计,10月上、中旬全国粗钢日均产量连续两旬环比下降,较9月份明显回落。尽管供应压力有所缓解,但需求仍在继续萎缩。10月份新订单指数就环比回落了2.4个百分点。
三、结论
综上所述,在基本面、消息面略有回暖的刺激下,随着钢厂冬季补库存活动的逐步展开,加上个别主流消费区钢厂焦炭库存处于低位,十月份焦煤(炭)价格未涨的地区,或迎来上涨行情,幅度大约在20-40元,但在下游钢材价格的震荡弱势影响下,短期内焦炭市场不会出现大幅拉涨行情。(供销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