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管理 多措并举
微山昭阳煤矿节能降耗显成效
2012年以来,微山昭阳煤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化内部管理,积极开展“节支降耗、促进销售、提高效益”活动,不断强化全员节约意识,促进了矿井的经济效益稳步提升。全矿节约支出资金250万余元。
一、深化形势教育,增强职工节约意识
针对煤炭市场疲软严峻形势,该矿成立了节能降耗领导小组,制定和完善了节支降耗各种措施和规章制度。专门编发了宣传材料,教育员工必须增强危机意识,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努力做好过“寒冬”的准备。要求各单位精打细算,严管细抠,堵塞漏洞,落实责任,减少“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要把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每一点材料都要用在关键处。在全矿开展了以“精打细算,修旧利废,节能减排”为主题的节支降耗大讨论、材料节约措施征集等系列活动,使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以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为荣;以铺张浪费、奢侈挥霍为耻”的荣耻观,深化“省下就是自己的”理念。同时,抓好考核机制,形成矿考核区干、区干考核班组长、班组长考核工人,一级抓一级,形成闭环式管理,让制度真正成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一种有效手段,达到人人要节约的大意识、大格局。
二、深化生产管理,提高全员劳动效率
以提高全员劳动生产率、设备运转率为总抓手,全面推进工艺改进,向技术要进步,向科技要效率。加大采掘生产施工工艺改造,实现排水、供压风系统无人职守。对采、掘工作面的刮板运输机,采取集中运输,减少设备空转。加强空压机管路管理,采取定时集中送风,由原来2台到目前仅开一台,满足了生产需要。2012年至2013年6月,节约电费12万余元。同时从设备选型、维护、检修等环节实施全员设备维护管理;加强技术人员培养,充分发挥现有技术力量,实现技术共享;合理安排采、掘生产布局,实现综合进尺“零”无效;优化生产工艺、劳动生产组织,提高全员劳动效率,实现矿井安全、优质、高效生产。
三、深化材料管理,实现成本全面管控
一是严格材料管理。纪检监察部门不定期地组织参与市场调研,采取货比三家,同等价格比质量,同等质量比服务。每次材料进矿,都由使用单位、生产管理中心、纪检、供应等四部门到场验收确认后方可入库。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建立了材料数据库,淘汰了手工记账,简化了手续。在材料使用上,每月对生产材料计划进行超前预算,严格生产材料领用的网上审批制度,采取材料考核与责任人挂钩,加强领用计划的审批和现场跟踪检查,避免屯集。对超耗丢失材料严格考核,采取100%超罚节奖,有效的杜绝了浪费现象的发生,使吨煤材料成本一直控制在集团下达的指标之内。
二是抓好煤质管理。针对矿地质条件复杂多变、火山岩侵入严重、含矸量较高的实际情况,牢牢抓住煤炭生产质量这一效益的主源头,坚持分类存放,加大筛选、手选和煤厂拣矸的管理力度,提高了煤炭的附加值,确保了煤质信誉。在目前煤炭市场处于低迷的形势下,该矿在巩固老客户的同时,把销售重点放在开拓新用户上,采用灵活的销售策略,迎合各类客户的需要。积极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改变“老爷”作风,转变位置做“下人”。销售部门加大市场调研力度,销售人员吃住在港口,及时掌握市场价格动态,及时反馈,以便使我矿合理、准确调整销售价格,保证实现利润最大化。煤价一直保持在高位运行,经济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
三是加强办公费用管理。努力建设节约型机关,制定完善了节约用电、小车使用、办公用品等系列管理制度。实行了文件、材料网络传递,减少纸质文件费用支出。严格招待费管理,招待费由矿领导按月保干,做到谁分管谁负责接待,控制外部招待,用好内部食堂,杜绝了铺张浪费现象发生。
四、深化财务管理,保证收支平衡
加大费用控制力度,严格实行各种经费使用通过网上审批制度,使经费使用在“阳光”下运行,大大增强了经费使用的透明度,有效控制了财务费用的不合理支出。矿每季度召开一次经济活动分析会,对生产经营成本费用项目逐一进行核对,对节、超单位原因进行现场分析、总结。加大“可控管理费用”控制力度,其中2012年度差旅费累计比计划节约31万元,运输费累计比计划节约10万元。坚持一费制改革的思路,杜绝不合法支出,保证了企业的良性发展。
五、深化修旧利废活动,提高设备利用率
先后建立86种修旧利废价格目录,实行内部修理市场化管理,调动了基层工区自修自制的积极性。开展内部节约小做法、小经验交流活动,总结推广复用再生、物料挖潜等方法。对用量大、能重复使用及有再利用价值不妨碍安全生产的物品进行维修、保养,延长其使用寿命。2012年至2013年6月底止,回收修复旧锚杆2200套、机芯道岔20组,利用旧皮带加工电缆吊挂皮3200件、挡煤板860米,维修托盘、保护器等,节约材料费35万元。(胡为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