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浏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媒体报道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 媒体新闻
电煤市场遭遇定价难题

审稿:集团-办公室  吕德勇    上传:崔峻   2013/3/12  人气:85

煤炭资源网:在沿用多年的电煤(动力煤)重点合同今年被取消的情况下,取而代之的电煤长期协议定价模式一时间让相关企业感到棘手,这也给电煤供需双方——煤炭企业和发电企业间购销关系的稳定带来了考验。

旧题未解新题又现

此前,为缓解发电企业成本压力,政府要求煤炭企业每年以低于市场价200/吨甚至更多的优惠价格与重点发电企业签订一定量的重点煤炭合同,并配以运力保证。按照实际执行情况,重点合同煤占到全国发电企业40%的用量,其他的电煤购销则按市场价结算。

20121225,国务院办公厅公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电煤市场化改革的指导意见》,其中要求,自2013年起,我国取消电煤重点合同,取消电煤价格双轨制,煤电双方自主协商确定价格。这意味着政府将进一步从煤炭市场定价中退出,长达十多年的电煤价格双轨制将结束。

据有关人士介绍,在电煤价格并轨的情况下,目前国家鼓励煤电双方签订以年度或三五年为期的中长期供货协议,以稳定购销关系。然而,目前不少煤电长期协议中定量不定价,为特定市场环境下的合同执行带来一定的隐患。

据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统计,截至120,今年全国汇总煤炭合同18.91亿吨,但其中只有6600万吨明确签订了购销协议价格,大部分合同价格待定。

据有关人士介绍,煤电中长期协议定价难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协议时间跨度的扩大,另一方面是由于近年来煤炭价格波动频繁。两方面因素增加了市场对远期价格判断的难度。在缺乏更好的定价模式的情况下,一些中长期协议将环渤海动力煤价格指数作为定价参考。

近年来,由于煤炭行业市场化改革不断推进,煤价波动频繁。2009年,动力煤价格持续上涨,从3月份的460/吨逐步上涨至年底的660/吨,年度波幅为43.5%2010年动力煤价格振荡调整,并呈现两头高、中间低的运行特征,年内最低价格为560/吨,最高价格为710/吨,年度波幅为26.8%2011年,动力煤价格在年初回落至660/吨后,年中持续上涨至755/吨的年内高点,并于年底再度回落,总体走势呈两头低、中间高,年度波幅为14.4%2012年,动力煤价格进入下行通道,从年初的680/吨一路跌至7月底的520/吨,此后便处于低位振荡过程中,年内波幅为30.8%

有关业内人士认为,电煤价格并轨后,如何确立新的煤、电企业双方均认可的定价机制,对于煤电市场新秩序的建立意义深远。

煤电矛盾仍待解决

近年来,我国煤炭价格市场化改革成效逐步显现,而电力价格仍受到较多的控制。2004年年底,我国推出煤电联动政策,规定以不少于6个月为一个煤电价格联动周期,若周期内平均煤价较前一个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便将相应调整电价。然而,当CPI上涨较快时,为实现宏观调控,煤电联动政策在实施中常常存在联动不及时和联动幅度不到位。

市场煤计划电的市场格局下,在煤价上涨过程中,电价无法向下游传递,导致火电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面临巨大挑战。

据统计,2011年华能、大唐、华电、国电、中电投五大发电集团火电亏损额超过200亿元。以五大电力集团为代表的火电企业不断呼吁通过切实执行煤电联动来转移成本,从而实现自身稳健发展。

然而据有关人士分析,从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实际情况出发,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依然存在,稳中求进的发展压力依然较大,煤电联动涉及面广、影响重大,短期内难以快速推进,火电企业在今后一段时间内如何化解电煤成本增加的风险还需另寻途径。

 

顶部】 【返回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OA办公入口

   主办单位:新光集团办公室      


新光集团网V2.0版  技术支持:
德鲁克软件  (建议采用1024×768分辨率,以达到最佳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