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别了辉煌的2012,又迎来了挑战的2013。在这辞旧迎新的喜庆日子里,唠叨“节俭”的话题,大有不合时宜之嫌。即便如此,少了您的兴致的话,还是犟着要叨几句。
节俭,是我们国人的优良传统和美德。“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的古训,讲的就是节俭是否,关系到国和家的兴衰成败。我们老家就有这样一句“三年烂饭买条牛”俗语,说的也就是节俭才能兴家立业。古往今来,靠节俭建国富民、立家兴业的例子举不胜举。
放眼当今,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国家逐渐强盛起来,老百姓也渐渐地富裕起来。国库充盈了,大家的钱袋子也鼓起来了,吃穿住行可以讲究些了,这本来无可厚非,理当如此。然而,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铺张浪费现象——吃一桌几千元、上万元酒席,穿几千元、上万元的制服,住上百平米、装修豪华的房子、坐十几万、上百万元的轿车等等,令人瞠目结舌。有的甚至因攀比性购房、购车、购物而到处借贷、举债,完全超越了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这又何苦呢?!
事实上,我们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也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我国的综合国力还与西方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我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世界排名还比较靠后,我们还不能随意花钱!
就国家就企业乃至我们个人来说,今后要用钱的地方还很多,需要投入的资金量也很大。国家经济建设要转型、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等等都需要大量投入;我们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生产安全生活设施的更新改造、职工工资的持续增长等等也要有一定量的储备基金作保障;我们许多职工还没有属于自己产权的住房、孩子还在校读书未成家立业、年迈的双亲还需要瞻养等等,也需要有一定的经济积蓄。
俗话说得好:“家有余粮,心里不慌。”劝君花钱要抠着点,不能大手大脚,必须用的钱省不得,不必用的钱一分也要抠,只有这样,我们的幸福生活才能保持可持续。(陈学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