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矿企业,“轨道工是份苦差事,整天与笨重的轨道设备及轨道、轨枕等打交道,干的是力气活,把的是毫米关。”然而对于昭阳煤矿的轨道班来说:却又是一番景象,他们在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凭着学业务的钻劲,干工作的精细,脚踏实地的干好本职工作,赢得了大伙的一致好评。
党员本质永不衰
今年40出头的路广龙,原先是运输大班班长,去年应工作需要,他调到了轨道班,干上了轨道工这一行当。作为班长的他,路广龙有着浑身使不完的劲,看什么一看就会、学什么一点就通、干什么毫无怨言。路广龙常常告戒自己:“学技术不能怕苦,学到手才是自己的”。因此,为了练就一身扎实的业务技术,他经常为了一个难题苦思冥想。为了掌握“轨道拿弯回直”的规律和技巧,他一遍一遍地用螺丝镐反复操练,不懂便虚心地向老师傅请教。辛勤的汗水没有白流,正是这种苦练,他练就出娴熟的拿弯回直的技巧。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路广龙从不生搬硬套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是把理论放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做到灵活应用,虽然这种方法要付出更加艰辛的劳动。但是路广龙却认为,值了。
老当益壮的戴其华
“运输不修道、等于瞎胡闹”。轨道运输是矿井安全命脉,是保证采掘用料、排矸、运设备、送车皮的重要保障,没有高质量的轨道,将会与安全运输“唱反调”。因此,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是老运输工戴其华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梦想。不管人生的旅途有多远,而对于有事业心的人都会走好旅途中的每一个小站。老戴来矿三十多年,从事轨道工也有二十多年,作为老同志的他,技术相当娴熟,在大伙的眼中,他就是活电脑!辅设一个井下车场,一条轨道上山,需要多少轨道,多少根枕木、螺丝、道夹板,竖曲轨和平曲轨要弯几道弯,曲线半径是多少,对此他都了如指掌,如数家珍。老戴对待新同志能认真做好“传、帮、带”工作。毫无保留将技术传给他们,用老戴的话说:“矿井需要技术,星火必须相传”。这就是一个老工人应有的品德!
号称“大四”的曾为胜
曾为胜,外号“大四”,在轨道班里,他最年轻,原先在运输大班开电机车,后因工作需要,来到了轨道班,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作为最年轻的曾为胜,他知道要想干好工作,就必须认真学习各项技能,进了轨道班,他积极肯学,不懂就问,对于一些基本原理和常识能做到熟烂于心,很快就掌握了工作中的每一道工序,逐渐成为独当一面的好手。工作中,他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自己年纪小,重活脏活应多干,井上井下,无论何时,无论哪个运输线上出现问题,只要一个电话他便会立即出现在那里,真正确保矿井运输线安全行驶。
昭阳煤矿轨道班,人员少,运输战线长,劳动强度也就相应大,但是他们的敬业精神却令人佩服,去年年底,-400配风巷1500多米的钉道任务,他们提前完工,井下无论哪个掘进头钉道岔,他们总是毫无怨言的服从分工,立井下料,是个大的工程,由于昭阳煤矿没有专业的下料班,这项工作的重任便落实到了他们的头上,无论数九寒冬,还是炎热夏季,只要矿井安全生产需要,他们总是尽一切可能将材料下到是前线,年底检修是他们最辛苦的时刻,整个矿井检修,轨道班工作量最大,且工作地点不集中,有时三个人根本忙不过来,必要的时候要打连勤,然而就是在这样的环境里,他们仍然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对矿山的热爱,没有一次影响矿井安全运输,在平凡的岗位上谱写着奉献之歌!(许立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