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浏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光文化 >> 文艺作品
《墨迹》读后感

审稿:集团-办公室  吕德勇    上传:崔峻   2012/12/12  人气:203

腹中有书气自华我觉得这句话说的非常有道理,读书不但可以使人的气质变得与众不同,还可以提升我们的修养,甚至可以让我们足不出户,便可知天下事。虽说读书有种种好处,但从前因为好玩,现在又因为种种外在条件的限制,所以并没有用心的好好去读过书。刚好最近矿女工委组织读书学习,智慧人生这一活动。从众多要选择的书名中我第一眼就认定了曾子墨的《墨迹》,自己人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就是骨子里有种情结让我想去更多的了解她。虽然很早就听说过她,只知道她是个非常厉害的女性,但还没有深层次的了解过、关注过。今天既然给予我一次如此难得的机会,一定要好好把握,认真拜读一下。拿到书的那一天,我把书小心翼翼的放在办公桌上,仔细的看着封面,封面上的子墨是如此年轻美丽,柔美的微笑,黑亮的长发,特别是那端庄大方的气质更我深深的折服。随手翻阅下,文字中间或出现的几张照片,从小时候到成长后,每张都如此清秀动人让我无法把这样一个女孩子与大摩中的女强人联系在一起。可这就是子墨,一个实实在在的女孩,她在自传里描述了她到目前为止的人生历程,文字虽然很平淡,没有太多的跌宕起伏和精心设计的桥段,但很真实。书中有段故事让我印象深刻,更能说明她是个实在真实的人,就是子墨在华尔街求职中遇到的一件小事,在她披荆斩棘到达摩根士丹利最后一轮面试时,在子墨完美地回答完关于两种工资的支付选择时,面试官突然问到了到时的实际利率是多少,这个问题子墨并不懂,但她没有不懂装懂,而是很诚实的回答自己并不知道,如果有需要的话会回去查到后再告诉他,我想这份真诚是吸引面试官一个重要因素,无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应该保持着真诚。

从她平淡的叙述中,真让人觉得她是上帝的宠儿。父母都是北京大学的教师,是标准的书香门第。她从小成绩就极其优异,被人大附中保送进了人民大学国际金融系。因为没参加高考,她就利用高中毕业后空闲的几个月参加了托福考试,拿到了令人咋舌的660分。也正因为这个高分,她申请了美国大学,并被达特茅斯学院录取,一年后便踏上了美国的土地。而在达特茅斯学院,她成绩依然是最好的,以最高荣誉毕业,并且被摩根斯坦利招入麾下。在大摩工作了四年,她又毅然辞职,来到了凤凰卫视,成为了一位知名主持人。其实人在面对选择可谓是艰难的,这份果断不禁让人起敬,因为放弃后我们都不知道以后我们面对的会是什么,会不会后悔。很明显曾子墨做了一个正确的选择,加入凤凰卫视开始了她另一段崭新又精彩的旅程。完成从投资银行到电视媒体的华丽转身。 她的每一步都那么光彩耀人,光芒四射,对常人来说都是一个难以到达的高峰,而曾子墨对此只是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她太幸运了。 但是,这一切真的只是幸运吗?  其实从她把一开始把自己比作牲口我们便不难看出事实并非像她描述的的那般轻巧,她今天的成功并不仅仅因为她幸运而已。子墨在投资银行工作时也和其他员工一样工作到深夜,为了完成一个项目可以什么都不顾,那也是我敬佩之处。也许成功就是来自更多的付出,更勤奋的工作,更多的汗水,更少的抱怨,更多的苦头和更积极的心态吧 。虽然子墨没有说她在学习上如何用功刻苦,可是我相信,如此优异的成绩,绝不仅仅是天赋或运气的功劳。她有着卓越的天赋,在永远被视为明星的人生中,同样锻炼出了她过人的能力。正因为她出色,周围人给予了更多赞许和注目,她在光环下也就越发耀眼,极力不让大家失望,从而越发成功。很多时候,只需要比别人优秀一点点,就可以获得多得多的机会。  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很多时候没有成功,只不过没有努力去做。

对于她另一个外让我佩服的,是子墨的个性。她一直都是好强的,她是永远不畏惧任何困难永往直前,不达到目的不罢休。 从最开始选择学校要分数最高的,后到摩根斯坦利学院,最后到凤凰卫视。可是她也知道什么最适合自己。大摩固然好,她在里面的工作富有挑战性,薪水也不菲,不知多少人羡慕。可是经历了四年忙碌连轴转的日子后,她厌倦了,想换份更符合自己兴趣的工作。于是她不犹豫地辞职,即使周围的人都不赞成她的做法,即使很多人都猜测她还会回去摩根斯坦利。可是她去了凤凰卫视,接触了全新的工作——财经类节目的主持人。深厚的经济背景让她对这工作游刃有余,而有趣的媒体工作也让她的个性得到了极大的发挥。在那里,她可以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物和社会现象,丰富而快乐。投行的研究员到电视台的主持人,这二者的差距多么巨大。但是子墨她很好的做到了,并且还把两者都做到最好。而她的果断和坚定更让我感到可贵,毕竟放弃一份高薪并已经完全融入了的工作,离开人们都想进而不得的摩根斯坦利,而投入完全不可知的世界,是多么不容易。但子墨的成功,让人无法不赞许。

看完了这本自传,觉得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是如此之大,也许周边的环境也起了少许作用,但最终的决定权还是在我们每个人自己手中。尽管也曾沮丧过我们的起点已经相差甚远,但读过这本书还是受了很大的鼓励,他给我力量告诉我人只有更加努力、付出才有回报,才有可能追求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当然我深知自己永远不可能成为像子墨这样如此成功的女人,甚至在读的过程中对于她写的好多专业术语根本看不懂也不明白,但是总体来说对她个人情况还是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知道她不仅仅是我的偶像,更是我人生中的奋斗目标!  (孔静)

 

顶部】 【返回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OA办公入口

   主办单位:新光集团办公室      


新光集团网V2.0版  技术支持:
德鲁克软件  (建议采用1024×768分辨率,以达到最佳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