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国家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在五千年的风雨中磨练成了一个人口和农业大国。粮食成了我们的支柱,在这样的一个人口大国里,我们只有珍惜粮食,热爱生活,我们生活的家园才会变得更加美好。
相信大家对《锄禾》这首诗一定非常熟悉,尤其是后两句“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它教育人们要爱惜粮食。可现在,又有多少人真正体会其中之意呢?记得有一次出去吃饭,饭桌上,一个大概二三岁的小孩坐在桌旁,用勺子在一点一点的弄饭吃,不时的有饭粒掉到桌上和地下。而她旁边的妈妈不停地将她掉在桌上的饭粒捡起来吃了。大家都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她。这时有个稚嫩的声音说:“阿姨,碗里这么多饭,为什么要吃掉到桌上的?”阿姨笑了笑说:“小时候,因为阿姨家里穷,又有好几个哥哥姐姐,甚至连饭都吃不饱。为了让哥哥姐姐能填饱肚子,阿姨的妈妈便去工厂搬砖头,后来,累病了……所以阿姨舍不得浪费这些粮食,你以后也要把小碗里的饭粒全吃干净,不要浪费了”。听着阿姨的话,小朋友一个劲的点着头,逗得大家都笑了。
看到这,我不禁想起了自己不爱惜粮食的一幕幕。当父母不在家或看不见时,我经常把吃不下的饭菜倒掉,有时还挑食,尽挑自己爱吃的饭菜,不合口的青菜根本不吃……想到这儿,我的脸一下就红到了脖子根,羞愧的抬不起头来,看看这位妈妈,我由衷的感慨,也真真领悟到了热爱生活、珍惜粮食的内涵。
粮食这个词在我们的心中是那么熟悉,可一旦失去了才知道去珍惜,虽然一粒米很渺小,但它凝聚了农民伯伯的汗水和辛劳。无论是和煦的春风,还是在夏日的炎热,乃至深秋与寒冬,他们都不辞辛苦的播种和收获,作为现代社会的人们更应该珍惜粮食,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热爱生活是我们学生应有的责任!我想只有我们惜粮食之粒,才能享生活之乐。(欣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