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顾名思义,即“礼貌、礼节、仪式”的意思,是人们在社交活动中为了相互尊重,在仪容、仪表、仪态、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共同认可的行为规范。谈到礼仪,大家都会很熟悉,众所周知中华民族自古就有“礼仪之邦”之称,古老的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形成了高尚的道德准则、完整的礼仪规范和优秀的传统美德,被世人称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时至今日,礼仪仍然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也在我们的生活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最近偶然的机会看到了湖南大学的礼仪公开课,使我又对礼仪产生了兴趣,于是开始耐心的去学习一下礼仪之道。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对礼仪有了更深刻的了解,同时也知道了礼仪真的是无处不在,乃至重要至极。
荀子曾说过“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可见礼仪的重要性,小到个人、大到国家都离不开礼仪。首先从个人的角度来讲,礼仪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体现,是衡量一个人道德修养的标准。一个懂礼仪、讲礼仪的人,必然会赢得亲人的赞誉、朋友的认可、领导的赏识。从社会的角度来讲,礼仪同样重要,只有人人都懂礼仪、讲礼仪,社会才能更好的、更健康的发展。
礼仪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可是生活中的我们却常常忽略了礼仪。大多数人会认为礼仪是很正式的东西,只有在一些正式场合或活动中才能体现。其实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很多微小的细节都能体现出一个人对礼仪的的注重程度。莎士比亚曾说过“一个人的穿着打扮就是他教养、品味、地位的最真实的写照。”简单到穿衣之类的小事都能体现出礼仪,这也恰恰更具体的诠释了礼仪的含义。
孟子曰:“尊敬之心,礼也。”家庭中,孝顺老人是礼仪的体现,爱护家人是礼仪的体现;生活中,一个善意的微笑是礼仪的体现,使用文明用语是礼仪的体现;工作中,尊重上级是人的美德,尊重所有的人的一个人的教养。
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渗透着礼仪、诠释着礼仪,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做一个讲礼仪的人,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和谐、更美好。(徐东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