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防止直立的梯子倒下伤人,有人特意在梯子旁贴了条“注意安全”的条幅。几年过去了,谁也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有一次,一位客户来洽谈合作事宜,他留意到条幅并驻足很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这是今年安徽省的高考作文给出的一段材料,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素材自选角度作文。
从表面上看,两个条幅只是换了几个字而已,而且都在讲注意安全,然而所产生的效果却截然不同。前者反映了管理人员有较强的安全意识,意识到梯子存在倒下伤人的可能,但仅仅停留在提醒的层面上,并没有提出如何不让梯子倒下的办法,隐患依然存在;后者则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彻底消除了梯子倒下伤人的可能。也可以说,前者是治标之举,后者是治本之策。
由此联想到在我们煤矿的安全管理中,类似的情况并不鲜见:各种标语、口号、规程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各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很健全,各项安全生产措施也很完善,各类形式的安全教育从不放松,管理者是逢会必讲安全,遇事必谈安全,员工也是时时、处处讲安全,但却对“三违”熟视无睹,事故也时常发生。更有个别单位所谓的“严格安全管理”,只是落实在文件中、会议里、口头上,贯彻氛围显得很“浓”,现场安全管理中仍然存在严细实不到位的问题,过程监管抓不住重点,隐患排查找不准要害,对现场安全变化不够敏感;质量标准化工作上,少数单位舍本求末,不紧紧抠住安全管理目标,而是“不惜重金”打造“面子工程”,“兴师动众”迎接相关部门检查,结果是“三违”现象屡禁不止,安全环境未得到根本改善。
安全生产的警钟长鸣是必要的,而善于从源头上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则更为必要。在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我们不仅要有良好的安全意识,及时去发现安全生产中的隐患,更应追根溯源,找出威胁安全的真正诱因,进一步思索如何从影响安全的源头上去消除隐患,才是抓好安全管理工作的真谛正道。如果管理人员在安排工作中、安监人员在隐患排查中、技术人员在编写规程中、老师傅们在手把手教徒弟过程中……都能如把“梯子横放”一样,在现有的层面上“深挖一层”和“细心开掘”,那么,我们的安全管理也会收到不一样的效果。切忌只采取措施积极排查隐患,而不用心去寻找解决安全隐患的办法、寻找解决安全问题的规律和途径,就像没有放倒的梯子,仍然有可能砸着人。
空泛的“注意安全”,不如实在的“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安全严管须在细实中扎根。安全管理若热衷于搞形式主义、做表面文章,即便一段时间不出事故,但隐患时刻就在身边。唯有从细处着眼,从实际出发,加强有针对性的安全管理,持续加大反“三违”力度,深化安全三基工作,切实解决严细实不到位的问题,才能实现矿井安全的长治久安。
总之,在煤矿企业中,安全管理越来越凸显出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重视安全管理,就要从根本上消除安全隐患,切实把“梯子横放”。(林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