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微山昭阳煤矿采二工区的人都知道该工区有位严明细实的好班长,他削瘦的脸庞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不苟言语但显得非常精明能干,他就是该工区(2)班班长吴拥军。去年来,他带领全班一帮人,克服煤炭赋存条件差、搬家频繁、顶板破碎等一列系不利因素,通过强化职工安全意识,精心合理组织生产,内部挖潜强化管理,实现月煤炭产量多次创工区班组历史新高,工程质量合格率始终保持在100%,实现安全生产无事故的好成绩。他本人也多次受到矿、工区领导的好评,在今年年初召开的职代会上被选树为2011年度矿际标兵。
抓安全严格 好似颗铆钉
“涉及安全上的事,马虎不得,必须钉是钉,铆是铆。”这是吴拥军对班内职工常说的一句话。去年4月中旬采二工区调西五采区进行采煤作业,刚到新采区,职工不熟悉现场情况,作为班长的他,没有立即让班里的职工上工作面进行采煤作业,而是让他们做准备,他却带着一名副班长去工作面查看现场安全状况,发现工作面遇到了个小断层,前后落差较大,顶板破碎,加之梁板不一,铰接梁不铰接,塑料网已被矸石划破,支柱从1.6米到3.15米不等且间距不一,让职工在这种状况下进行采煤作业,着实让他放心不下,他意识到必须立即对工作面进行整改。他首先让人搬运十根单体支柱,补打了支柱,并对个别支柱加打了戗柱,加固了顶板,接着对铰接梁不铰接的地方进行用方木接实,实现一梁双柱,增强了支撑力,提高了现场安全度,到现场检查的领导看后都说改得好。
抓安全工作得注重工程质量和内部人员分工配合,吴拥军深知其中道理。去年9月份,他所带的班刚到西六采区,职工们对新的采煤工艺流程不熟悉,他就手把手教。他先对班内职工重新进行分工,分成6个工作小组,每个工作小组明确一名技术比较全面的任小组长,同时,吴拥军还根据每位职工实际工作能力和工作专长进行工作细分,明确具体工作内容,并利用班组召开的各类会议进行操作技能讲解,强调各工作小组作业时打柱放线要一次成型,经他验收合格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通过这一系列措施的落实,保证了整个工作面工程质量一次性到位,达标准要求,实现现场安全施工。
干工作实在 不怕吃苦
吴拥军干工作吃苦精神是班里出了名的。今年1月份一个早班,因临近春节,班组人手少,工区要求他们班必须完成工作面上的85棚50余米采煤任务,同时要完成上班次工作面因过断层而留下的部分工作量,工区领导怕他有看法找到了他,问他工作有没有难度,他笑了笑说:“没有问题,保证完成任务。”说完就组织班里的职工召开工作分工会议,重新进行了生产组合,对上班次留下的工作量进行了细化,这时班里有个年轻职工不理解,对工作有点情绪,他就耐心地对他说:“工作量虽多了点,但我们经过努力是能完成的,不然再留给下班次,不利于下班次的检修,这样下去,就会影响整个作业流程。”通过沟通交流,他说服了这位年轻职工。那个早班,吴拥军在工作面上来回奔,哪个小组慢了就帮一下那个小组,赶一赶进度;哪个小组材料跟不上,他就帮着搬运些,帮着接续一下;就这样,整个班次他一直未闲着,一直干到下个班次来人接班才干完,汗水侵透了他身上的工作服,累得他直不起腰,只得坐在工作面边上歇了好一会儿才独自一人上井。事后有职工说:“你这么干何苦呢,累得还不是自己吗。”可吴拥军却笑了笑说:“干工作就得不怕吃苦。”
搞生产精明 外号“小诸葛”
“抓生产组织得动脑子,得想办法减轻职工劳动强度,这样,职工才会服你,跟着你干。”这是吴拥军抓生产多年的经验。去年9月份刚到西六采区进行施工,由于刚到新工作面,不熟悉环境,加之人员之间配合不默契,职工一个班次下来,忙够够呛,累得腰酸背痛,几个工作日下来,就有人喊吃不消,找到吴班长说明情况想请假休息,身为班长的他立即意识到只有让大伙儿干得轻松,干得不感到累,这样才能保证班组的战斗力,产量才能保证。他就带着这些想法来到现场查看,了解班组职工工作的每一道工序,经过现场查看了解到影响职工劳动强度最大的是工作面炮后打柱架棚,架棚时煤壁松动易片帮,造成挖柱脚窝时总会被埋,影响了棚脚窝开挖;同时在铰接顶梁铰接时,常出现顶板不平,无法进行铰接,时常出现返工现象。经他现场研究,想出了个点子,采取先打临时支柱,挂好塑料网,在保证安全情况下清理壁煤、底煤,找准棚脚位置,挖脚窝,并用木方垫平顶板,接好铰接顶梁后再由小组工作人员分工协作,打好支柱,这样下来,原来棚脚浮煤不易清理,柱体易失脚等难题得到解决,支柱易打且上线,职工打柱接顶、挂网出煤的劳动强度比以前大大降低,而且不出现反工现象。班组职工试用后都说:“这个点子好,干活不累。”为此,班组职工们给他起了个叫“小诸葛”的外号
抓管理细致 做个有心人
班组管理得好坏是班组能否形成强大战斗力的重要手段,身为班长的吴拥军深知其中的道理。他知道要让班里职工形成战斗力,自己干工作得比他们好,干得比他们多,这样他们才服你,安排工作才会听你。多年来,吴拥军一直向这方面努力。每天上班在开班前会前他就把工作考虑周到了。去年12月中旬一个夜班,班里20多名职工正干得带劲时,突然溜子不动了,大伙儿正纳闷,在下口开溜子的一位中年职工跑来找吴班长说:“下面二部溜子坏了,可能是里面什么配件坏了。”在一旁干活的职工听后说,现在夜里3点多上那儿去找配件,就是跑到井上到仓库拿配件,那也到下班时间了,这个班次还干什么活……”一句话让正干活的职工们干劲泄了一大半。吴拥军却对那几位职工说:“没事,干你们的活。”回过头对中年职工说:“到下边躲避洞找我的工具包,里面有几个配件,更换一下就行了。”中年职工高兴地走了,不一会儿,溜子又运转起来了,生产恢复了,就是这个班次他们班创下了个班组产量最高纪录。在下班上井时,那位中年职工对吴班长说:“你真神,就知道二部溜子会生病。”他笑了笑说:“不是我‘神’,那是我工作多留心,在昨天夜班你们吃饭的时候,我查溜子时,发现二部溜子有异常声间,以我的经验,知道是什么原因,因此,白天我就找区长领了个配件作备用,果然就派上了用场。”
吴拥军同志不仅工作是位有心人,更是位帮助他人的热心人。今年年初的一个中班,正准备上班的他接到班内一名工作小组长的电话,说家里老母亲病故,而本来这个工作小组人手就不足,全指望他带着另外几名职工干活,没办法的他只得自己亲自上,担起小组长角色,负责小组长的工作,因而没有影响整个班组的生产。
近年来,随着班里人员不断变化,作为班长的他,从不摆架子,而是与职工亲如兄弟,主动帮助他们学习业务,提高作业技能,他还经常到职工宿舍与班组职工谈心,了解他们的困难,帮助他们解决。仅去年来,经他帮教的职工就达50多人次,深受班组职工们的好评。
吴拥军就是这样一位干工作精明、认真、细致,不怕吃苦,乐于帮助他人的优秀采煤班长。(吕德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