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煤矿企业,班前会是基层管理人员向一线职工安排当班工作任务,及时传达上级一系列安全指示精神的平台。它不仅能使职工明确自身的任务,而且还可以提前了解现场实际情况。开好班前会,对于避免工作中的事故,提高安全生产系数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笔者认为:班前会不能总是“今天重复昨天的故事”,时间一长,班前会在职工心中就形成走形式、浪费时间的印象,从而降低班前会的质量和效果。因此,班前会要力戒形式主义,要从提高班会针对性、灵活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不能把班前会简单的当作传话筒,单纯的布置工作任务。要紧密结合企业生产实际,让职工愿意听、听得进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发挥班前会这个企业安全教育的第一课堂和安全生产的第一道工序的作用。
班前会质量的好坏直接与班组长密切相关,因为班组长是一线安全工作的责任人,又是职工的组织者。因此上级主管部门在每年对班组长专项培训的同时,还要严格对其进行业务考核,真正做到优者上、平着让、庸者下,进一步增强班组长的压力感,提高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其次作为班前会的组织者,还要在事物分析、文字写作、归纳概括、语言表达等方面提高班前会的组织能力,使说出来的话能够准确地抓住制约班组建设的瓶颈问题,用通俗、简练的语言,向职工提出工作的要求和看法,引起职工的关注和共鸣,形成干事合力,进一步增强班前会的实效性。
开班前会要针对职工的思想。班前会最主要就是保证安全生产,班组长要善于观察和了解当日职工思想状况,及时发现职工不稳定的情绪苗头,主动找工友谈话沟通,及时解开思想疙瘩后再让职工上岗作业。同时班组长还要结合现场每项任务的各个环节,以及可能要碰到的困难和可能发生的潜在问题,都要提早考虑到,并耐心的向职工讲清说明,防止现场安全生产中的盲目性,消除人的不安全因素。提高班前会质量,要创新教育模式。被动填鸭式的教育形式单调,职工参与意识不强。班前会必须让职工充当主角,增强台上台下的互动性。在会议上可以采取新颖活泼的形式,进一步增强班前会的趣味性,调动起广大职工的参与性,让职工在参与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职工从中得到启发和教育。要坚持先开班前会后入现场作业。只有职工明白了生产情况,思想上才能有目的的去准备工具、开动设备,全心身进入工作状态。那样,或许安全效果会更好!(许立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