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浏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媒体报道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 行业动态
《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深度分析等

审稿:集团-办公室  吕德勇    上传:zhl   2009/5/20  人气:811

 
《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深度分析
 
    一、钢铁行业“国进民退”成为潜台词
    《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细则的一,二,四条指导原则其实背后都蕴含着“国进民退”的政策潜台词,第一条指导原则中的“保先进生产力,保重点骨干企业,保关键品种,保市场稳定,促进产业平稳发展,又要利用市场倒逼机制,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加快钢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增强产业发展后劲”, 第二条指导原则中的“按照沿海、沿江、内陆科学合理布局和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要求,结合淘汰落后、企业重组和城市钢厂搬迁,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调整优化产业布局”, 第四条指导原则中的“企业重组与体制创新相结合”,在五条指导原则中有三条和“保重点骨干企业,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布局,企业重组” 有关,其实这些指导原则背后都是主要指向目前的钢铁民营企业。在2000年以后整个钢铁行业的超常规发展的历程中,一大批有实力的民营钢铁企业集团崛起,但是由于超额利润的存在,一大批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下的民营钢铁企业也有了生存的土壤,落后产能几乎成为了民营钢铁企业的代名词,在目前已经测算出的1亿吨落后产能中,70%在民营企业的掌握下,直接导致我国钢铁行业产业集中度低下,衍生出散乱差等一系列行业乱象,在市场形势欣欣向荣之时,整体盈利成为了一块遮羞布,一俊遮百丑,但是在2008年下半年,市场危机在国际金融海啸的冲击集中爆发,促使行业监管层痛下决心,通过“国进民退”的方式提高产业集中度,进而控制产业资源配置,提高产业整体核心竞争力。
    目前我国产量排名前5位的钢铁企业分别是宝钢、河北钢铁集团、武钢、鞍本、沙钢。这五大集团2008年的产量,仅占当年我国钢铁总产量的28.61%左右。根据中钢协统计数据,2008年底中国钢铁产能达到6.6亿吨,而产量约5亿吨,出现1.6亿吨过剩。其中,小高炉等落后产能就达到1.6亿吨左右。另一方面,粗钢产量最多的10家钢铁企业产量只占粗钢总量的42.5%。
      集中度低制约了我国钢铁行业的健康发展:由于产业集中度低,市场需求旺盛容易引起过度的投资,从而造成重复建设,最终引发产能过剩;在进口铁矿石谈判中,尽管是当今第一大进口国,但由于我国企业数量众多,分散谈判,使得话语权旁落;不利于资源的有效使用和规范市场秩序,矿产资源的无序开采,价格的剧烈波动,均是市场集中度过低所致。
      与世界钢铁行业相比,我国钢铁产业集中度非常低,导致了资源配置不合理,竞争能力较低,单位产量的能耗和物耗高,企业竞相扩大生产规模,加剧了布局不合理的矛盾,不仅严重制约着整体竞争力的提高,也大大削弱了我国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和作用。此外,由于产业集中度低,缺乏能主导市场的大型企业集团,也是出现过度价格竞争、钢材价格大幅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中国《钢铁产业发展政策》的规划,2010年中国前10家钢铁生产企业产量要占到全国产量的50%以上,而目前这个数字只有不到40%。由于产业集中度过低,国内大型钢企被迫选择扩大产能、挤垮中小钢企的发展战略,这就造成目前钢铁业产能分散和非理性扩张的局面。而且,大量不符合环保和技术要求的小钢厂四处丛生,给环境造成巨大威胁。
      从以上这些方面看,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必须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产业竞争力,不然就会形成典型的“劣币”驱逐“良币”效应,代表行业主流的国有大钢厂需要利用目前市场价格低迷的契机,结合自身的优势和国家的支持,关停并转一批民营钢厂来让出市场空间。所以部分先知先觉的民营钢企已经预感到政策风险开始寻求退出途径,最为显著的是复星系最近退出宁波建龙,以及放弃控股天钢等迹象明显显示管理层开始控制民营钢铁企业的发展速度,通过系列政策扶持国有钢铁企业集团发展,进而通过集团战略提高整个中国钢铁产业的集中度。
      二、产业调整和振兴的重点任务指要
      在公开发布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细则中重点任务第一条就是“保持国内市场稳定,改善出口环境”可见保持正常的出口对于维持整个国内钢铁行业稳定健康的发展的重要,计划将通过调整和振兴相关产业,努力稳定和扩大汽车、造船、装备制造等产业需求,以及保障性住房等房地产建设、新农村建设、地震灾后重建和公路、铁路、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用钢需求。建筑用钢占国内消费量的比重稳定在50%左右。另外将通过调整钢材出口退税政策来刺激国内钢材出口,保持市场稳定,海关数据显示,2月份我国出口钢材156万吨,较上月下降35万吨,环比降18%,创出52个月以来的新低(2004年10月钢材出口为150.8万吨)。目前中钢协已经向财政部等相关部门递交了一份钢材出口退税上调的建议。这份建议内容涉及所有享有出口退税的钢材品种。其中,出口退税为5%的产品,包括冷板、镀锌、合金钢等高附加值产品退税提高至17%。另外,对于国内产能过剩较为严重的热卷板,建议出口退税由0提高至13%。
      第二个看点是“优化钢铁产业布局,统筹协调发展”, 在减少或不增加产能的前提下,加快调整钢铁产业布局。一是建设沿海钢铁基地。按期完成首钢搬迁工程,建成曹妃甸钢铁精品基地。结合广州钢铁搬迁,推动宝钢与广东钢铁企业、武钢与广西钢铁企业兼并重组,通过淘汰或减少现有产能,适时建设湛江、防城港沿海钢铁精品基地。按照首钢在曹妃甸减少产能、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结合济钢、莱钢、青钢压缩产能和搬迁,对山东省内钢铁企业实施重组和淘汰落后产能,推动日照钢铁精品基地建设。结合杭钢搬迁、以及宝钢跨地区重组和淘汰落后、压缩产能,论证宁波钢铁续建项目。二是推进城市钢厂搬迁,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和集聚发展,减少城市环境污染。组织实施好北京、广州、杭州、合肥等城市钢厂搬迁项目,统筹研究推进抚顺、青岛、重庆、石家庄等城市钢厂搬迁。三是抓紧实施《汶川地震灾后重建生产力布局和产业调整专项规划》确定的钢铁项目建设。通过这些政策的落实,确保我国国有钢铁企业能占领钢铁行业发展的制高点,从而能保证国家一系列政策措施能落到实处,起到实效。
      第二个看点是“调整钢材品种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其中明确指出将修改相关设计规范,淘汰强度335MPa及以下热轧带肋钢筋,加快推广使用强度400MPa及以上钢筋,促进建筑钢材的升级换代。结合近期钢材期货中螺纹钢的合约设计将三级螺纹钢作为合约标的物,无疑已经明确了政策导向,400MPa及以上热轧带肋钢筋使用比例达到60%以上。因为大部分落后产能集中在大量调坯轧材的建筑钢铁生产企业,通过从源头上控制和缩小落后钢材产品的消费,通过行政和市场手段引导建筑用钢企业的产品升级无疑是点中了落后产能的要害。
      三、《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细则效果展望
      这次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细则相对于前几次的行业政策指导意见而言,具体指标相对细化和量化,具体政策规划期为2009-2011年。按期淘汰300立方米及以下高炉产能和20吨及以下转炉、电炉产能。提高淘汰落后产能的标准,力争三年内再淘汰落后炼铁能力7200万吨、炼钢能力2500万吨。近期国家一方面将淘汰落后产能和控制新增产能相挂钩,另一方面,通过和各主要产钢省市政府签订《钢铁工业关停和淘汰落后生产能力责任书》等行政手段加快落实。
      2009年我国粗钢产量计划4.6亿吨,同比下降8%;表观消费量维持在4.3亿吨左右,同比下降5%。到2011年,粗钢产量5亿吨左右,表观消费量4.5亿吨左右,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维持在4%的水平。根据目前的情况看,钢铁总量控制目标达成的可能性不大,2009年2月,国内钢材产量4613.41万吨,同比增长8.3%,1月至2月累计钢材产量9035.01万吨,同比增长3.1%。通过数据换算,已经相当于年产钢5.4亿吨,随着二季度的钢材消费旺季来临,钢材产量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所以粗钢产量计划4.6亿吨只是一个政策目标,没有任何实际意义,随着铁矿石协议价格的下降,大型国有钢厂产能的释放还将维持在一定的强度。
      近期,钢材出口退税政策调整不可避免,通过退税政策扶持,恢复正常的钢材出口秩序,对于国内钢铁的价格走势有一定的支撑,但是在目前全行业设备开工率在90%左右,对比国外钢铁行业设备开工率只有40%-60%左右,产能释放明显过快过大,国内钢厂的行业自律性明显欠缺,钢铁行业陷入全行业亏损3个季度的泥沼中,如果不真正贯彻落实这次公布的《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计划》细则中所制定的各项政策,整个钢铁产业的系统性危机不可避免的即将到来。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就是钢铁行业的重组整合,在细则中明确了政策扶持的五大钢铁集团,包括鞍本集团、广东钢铁集团、广西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和山东钢铁集团,不仅如此,而且将这五大钢铁集团具体的重组方向也明确公布,政策将推进鞍本与攀钢、东北特钢,宝钢与包钢、宁波钢铁等跨地区的重组,推进天津钢管与天铁、天钢、天津冶金公司,太钢与省内钢铁企业等区域内的重组。这意味着,国有系统的钢铁企业将利用目前的市场和政策机会加快重组兼并的步伐,国内钢铁产业的竞争格局将重新划分。
 
炼焦煤价格下跌 电煤市场渐渐趋于稳定
    自煤炭市场进入下行通道以来,电煤几乎一路被动下行,而不管焦炭企业经营状况如何惨淡,炼焦煤价格却一路坚挺。近期,这样的情况发生逆转,炼焦煤价格开始下跌,而电煤市场却渐渐趋于稳定。
      截至4月1日,煤炭市场走势分化,炼焦煤价格继续下跌。钢铁、焦炭价格持续下跌,炼焦煤市场需求不足,市场成交低迷,煤价继续下滑。“短期内钢焦行业疲软局面将难有明显改善,预计炼焦煤市场需求将持续低迷,市场价格或将继续下滑。”专家表示。
      以山西地区为例,炼焦煤供应压力增大,煤矿库存逐步增加,运城、吕梁、介休等地主焦煤价格比上周下跌10-40元/吨,山东地区等部分地区炼焦煤价格比上周下跌40-80元/吨,河北炼焦煤市场需求不足,企业接煤意愿下降,河北南部炼焦煤到厂价格比上月下跌50-100元/吨。
      与炼焦煤情况不同的是,电煤运行近期相对稳定下来。3月份以来,电煤运输明显上升,铁路电煤日均装车已接近铁路电煤运输的顶峰时期,表明电煤需求正逐步增加。同时,港口煤价趋稳,港口、电厂存煤继续下降。
      随着各地煤矿的复产,煤炭产能过剩压力将逐步增大,部分地区电煤需求增加的局面可能会导致电煤价格仍有可能继续下跌。但太原市经委经济运行处处长谢禄雪表示,目前山西煤矿近九成停产,复产后煤炭供给过剩的压力近期不可能出现。
 
煤炭价格稳定 港口库存下降
    3月30号秦皇岛大同优混592.5元/吨,与上周持平,连续六周没有变化;山西优混557.5元/吨,与上周持平,连续五周没有变化。
  截至3月27号,GLOBALCOAL显示纽卡斯尔煤炭价格61.39美元/吨,比上周上涨1.09美元/吨。
  大同南郊地区5500大卡动力煤坑口不含税价格465元/吨,与上周持平;平鲁地区气煤320元/吨,比上周下跌10元/吨。
  古交8号焦煤坑口不含税价570元/吨,与上周持平;古交2号焦煤910元/吨,与上周持平。临汾地区主焦精煤1250元/吨,与上周持平,肥精煤1280元/吨,与上周持平。
  阳泉喷吹煤车板含税价格850元/吨,与上周持平。长治喷吹煤车板含税价850元/吨,与上周持平。阳泉洗中块坑口价880元/吨,与上周持平,价格一直比较稳定。
  本周焦炭价格相对比较平稳。潍坊焦炭价格1550元/吨,与上周持平;河津焦炭价格1500元/吨,与上周持平;唐山焦炭价格1600元/吨,比上周下跌50元/吨。
  截至到3月28号,秦皇岛库存530.3万吨,比上周减少67.8万吨,或减少11.3%,秦港库存连续第四周下降。
  截至到3月27号,消费端的港口广州港库存193.6万吨,3月23-27号平均库存193.26万吨,比上周平均库存下降了10.44万吨。
 
      南京市场建筑钢材价格小幅回落
     南京讯:3日南京市场建筑钢材价格略有小幅松动,现沙钢Φ16-25mm螺纹报价3300元/吨,永钢Φ16-25mm螺纹报价3290-3300元/吨,淮钢Φ16-25mm螺纹报价3300元/吨;二线钢厂方面,2672厂Φ16-25mm螺纹参考报价3220元/吨左右,马长江Φ12-16mm螺纹报在3160元/吨。三级钢价格平稳,现沙钢、永钢Φ16-25mm三级螺纹价格为3420元/吨。
线材方面价格平稳。永钢Φ6.5/8mm高线报价3300元/吨,海鑫Φ6.5/8mm高线报价3280元/吨。
受上海等周边市场建材价格继续小幅松动影响下,南京市场今日报价也略有走低,部分商家报价松动10-20元/吨。但是市场整体成交依然未有明显起色,再加之杭州等外围主导市场报价持续小幅回落,对南京商家心理造成一定压力,估计下周价格在缺乏需求支撑的情况下,再度起高的可能性较小。
     
钢市不振 焦炭企业再次整体弱势运行
    据悉,山西焦协已下发4月份有关焦炭市场的指导意见,要求全行业严格执行限产措施,限产幅度至少维持在60%-70%,有条件的企业应保炉停产,最大限度地降低库存,减少亏损;同时给出的焦炭指导价为1600元/吨,比3月下调100元。这是山西继3月将焦炭指导价下调150元后再度降价国。
      山西焦协提出的4月份焦炭指导价是:以硫份在0.7以下、灰份在12.5以下的焦炭为基准,焦炭价格在3月份的基础上每吨下调100元,从4月1日开始焦炭车板含税价1600元/吨。
   由于近期钢材市场的低迷走势,导致焦炭企业再次整体弱势运行。春节过后,焦炭价格已累计跌去300元/吨左右,焦煤价格倒挂日趋严重。分析师表示,在下游需求减弱,国内国有大矿炼焦煤价格没有下调的市场环境下,部分焦化企业从国外进口焦煤也已形成事实,且到厂价格低于国内炼焦煤价格,国内炼焦煤价格的调整也为时不远。目前已有地方煤矿开始下调炼焦煤价格。
   据了解,目前山西洪洞地区焦化企业限产达50%-70%。二级冶金焦出货情况一般,成交量较前期有所下降,部分企业库存偏高。目前二级冶金焦主流报价1500-1600元/吨;山西长治地区二级冶金焦主流报价1500-1550元/吨,同时,山西省洪洞地区地方矿1/3焦精煤到厂含税价报900-1000元/吨,主焦精煤到厂含税价报1200-1300元/吨;山西长治地区主焦煤主流报价在1200元/吨。
   据悉,山东焦化行业协会也在近期发布公告,建议省内焦化企业加大限产幅度至50%-60%。与此同时,将一级冶金焦指导价下调为1700元/吨,二级冶金焦指导价下调至1600元/吨。
   中国炼焦行业协会预计,今年我国焦炭需求将可能由去年的3.2亿吨下降到2.8亿-2.9亿吨。中焦协认为,今年国内粗钢产量将可能下降,焦炭直接和间接出口也将大幅度减少。据测算,去年我国出口焦炭1500多万吨,而钢材等冶金产品出口共计间接出口焦炭6000-7000万吨。
   中焦协会长黄金干表示,国内中小煤矿因为安全等原因大面积关停,大中型煤矿资源相对集中度较高,使得焦煤价格比焦炭和钢材的价格更坚挺,导致焦炭生产成本将居高难下,而焦化产品市场相应萎缩,且价格极低,焦化企业仅有的微利空间将被严重挤压。
   据悉,日本最大钢铁企业新日铁公司与必和必拓三菱联盟日前就2009年的焦煤基准价格达成一致,价格定为128-129美元/吨,比去年的300美元/吨大幅下降57%。中焦协认为,由于焦炭需求和出口双降,预计今年我国炼焦煤需求将减少5000万吨左右,炼焦煤资源供需状况将不断趋于宽松,炼焦煤进口量不会有较大增加。(万守群  范学秋)
顶部】 【返回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OA办公入口

   主办单位:新光集团办公室      


新光集团网V2.0版  技术支持:
德鲁克软件  (建议采用1024×768分辨率,以达到最佳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