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时节,红薯纷纷上市热卖。前二天,参加工作23年的我破天荒地第一次购买了30多斤红薯,望着飘着热气、弥漫清香的红薯粥,我有些发呆,禁不住浮想联翩。从我记事起,就对红薯有一种莫名的仇恨,曾经发过誓:一辈子不吃红薯也不后悔!思绪带着我穿越时空,仿佛回到我的童年时代……
我的家乡在苏北平原射阳河西翼的一个村庄,那时是“大寨式”农村生产队作业,加之由于地势较高的缘故,水稻长得少且产量也不高,生产队分的那少得可怜的口粮,根本就无法糊口,好就好在家里有2亩自由田是旱田,长些红薯(山芋)充饥,勉强度日。记得每到深秋时节,在生产队上工的父母抽空把自留地里长的上千斤红薯挖回来堆在院子里,年过7旬、裹着小脚的祖母脸上露出菊花般笑容,顿时忙碌起来。她老人家将收获的红薯按个头大小、品质分成几类,虫咬过的、破损的红薯不能长时间存放,祖母就细心地削去红薯上的虫坑和破损处,每顿煮上一大锅,成了一家人的主食;个头小但外皮完好的红薯用稻草铺好、盖好,防止冻坏,那是一个冬天的口粮;将个头比较均匀的红薯,细心地去掉红色的表皮,剔去虫坑,横着、竖着均匀地切上几刀,然后在两树之间拉上细绳,把它们密密麻麻地骑在绳上,经风吹日晒后制作“挂山芋干”,那是第二年春天糊口度命的宝贝。还将部分红薯细心地洗净、去皮、剁碎,晒干制成“山芋粒”,那就成了细粮,拌在米里煮饭吃。近一个月的时间内,看着祖母笑逐颜开地忙里忙外,我却禁不住纳闷,这有什么好喜欢的?年少无知的我只知道苦难的日子就要来了。果不其然,连吃几顿红薯,新鲜感就无踪无影。更难下咽的红薯干稀饭,粥汤照见人影,没有一粒米,只有大麦糁和红薯干,我只好挑几根没有皮的红薯干,再在锅里捞点稠一点大麦糁汤,勉强下咽。每当此时,祖母就抱怨道:小祖宗,难道山芋药人,你不吃就饿死了。在一边独居的四祖父看在眼里,疼在心上,时不时地拉我到他那里改善一下伙食,他吃我端去的红薯干粥,让我吃他的清水面条或米粥。没有牙齿年近八旬的四祖父一边费劲地用牙床磨碎红薯干,一边骂娘……
时光流逝,随着分田到户,农村经济一天天地发展,红薯作主粮的时代一去不复返。农村长大的我,再苦再累也不怕,但有一个底线:不吃红薯。20多年来,我见到红薯或红薯干就条件反射,胃里泛酸水……
我曾经问过母亲,祖母为什么见到成堆的红薯会发笑?母亲说:傻孩子,那年月有山芋吃就不错了,一家十多口老小全指望它活命呢。有不少人家连山芋都没得吃呢……母亲的一席话,改变了我对红薯的误解,感激红薯救了我全家,救了许许多多和我家一样农民的性命……
命运造化弄人。生活改善的人们不经意地患上脂肪肝、高血压等富贵病,高人指点要改善饮食结构,多吃五谷杂粮,这不红薯又成了难得美味。想到这里,把一块红薯送进口中,顿时薯香扑鼻。嘻嘻,久别重逢,真是上苍赏赐的美味啊!(志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