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国周同志在日常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班组管理方法,其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六个三”:即“三勤”、“三细”、“三到位”、“三不少”、“三必谈”、“三提高”。
“三勤”:勤动脑、勤汇报、勤沟通。
勤动脑:对井下现场情况,勤于分析思考,总结其中规律,寻找解决问题办法,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够迅速处理,避免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勤汇报:对生产过程中发现的隐患和问题,及时向领导汇报,以便领导及时了解情况,迅速采取应对处置办法。
勤沟通:经常与区队领导沟通,了解区队里的措施要求;与上班次和下班次的班长沟通,了解施工进度和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工友沟通,了解掌握工友工作和生活情况,及时化解可能对生产安全构成危害的因素。
“三细”:心细、安排工作细、抓工程质量细。
心细:从召开班前会开始,针对当班出勤状况,分析各岗位人员配置,做到心中有数,尤其对特殊岗位,班前会上要仔细观察这些岗位人员的精神状况。
安排工作细:认真考虑什么人做什么事,量体裁衣,发挥长处,提高效率,减少个人因素可能带来的隐患。
抓工程质量细:严格按照施工要求、操作规程和安全措施施工,严把工程质量关。
“三到位”:布置工作到位、检查工作到位、隐患处理到位。
布置工作到位:班前布置工作必须详细、清楚,工作任务、安全措施等必须向工友交代明白,什么地方有遗留问题,必须提请工友注意,及时解决。
检查工作到位:对自己管辖的范围,要不厌其烦地巡回检查,每一个环节、每一个设施设备都必须检查到位,不放过任何隐患。
隐患处理到位:无论到什么地方,发现隐患和问题,能及时处理的必须及时处理掉,当时不能处理的要注明隐患情况,派专业人员来处理。
“三不少”:班前检查不能少、班中排查不能少、班后复查不能少。
班前检查不能少:接班前对工作环境、各个环节、设备要认真检查,排除现场隐患,确认上班次遗留隐患,落实专人整改。
班中排查不能少:坚持每班次对各个工作点进行巡回排查,重点排查在岗职工精神状况,班前隐患整改情况,和生产过程中的动态隐患。
班后复查不能少:当班次结束后,对安排的工作进行详细复查,重点复查工程质量和隐患整改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处理不了的现场交接清楚,并及时汇报。
“三必谈”:发现情绪不正常的人必谈、对受到批评的人必谈、每月开一次谈心会。
发现情绪不正常的人必谈:注意观察工友在工作中的思想情绪,发现有情绪不正常,心情急躁、精力不集中等问题的工友,要及时谈心、交流,搞清原因,因势利导,消除急躁情绪,使其保持良好心态,投入工作,提高安全生产注意力。
对受到批评的人必谈:对受到批评或处罚的人,要单独与其谈心,讲明原因,消除抵触情绪。
每月开一次谈心会:每月至少要开一次谈心会,组织工友在一起谈安全工作经验,反思存在问题和不足,互学互帮,共同提高。
“三提高”:提高安全意识、提高岗位技能、提高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
提高安全意识:要引导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理念,通过各种方式教育工友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时刻把安全放在心上,坚决做到不安全不生产。
提高岗位技能:要经常和工友一起学习、研究各工种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技术,提高安全操作技能,经常组织工友针对生产和现场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一起讨论,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着力提高每一位工友的综合素质。
提高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要想方设法调动每一位工友的积极性,不让每一位班组成员掉队,争取让每一位成员都能学有本领。针对职工身上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要大家一起努力,共同做好工作,耐心教育,指出问题根源,一起帮助改正提高。(卢岁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