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老支书的风采
——记微山昭阳煤矿运输工区党支部书记陈尚军
2007年年初,组织上让陈尚军到运输工区任党支部书记,他知道,运输工区生产环节多、人员构成复杂,井上、下岗位有几十个,职工多为老弱病残者,面对机械化程度高的运输来说,要干好它,干得出色,干得让大家心服,并非易事。他心想:“既然组织信任我,让我挑起这副担子,就得干好”。
运输是煤矿的咽喉,工作好坏,效率高低,直接对采掘一线生产构成影响。他深知,作为工区班子领头人,为了使工区的任务和工区的决心变为大家的自觉行动,他觉得最主要的是让自己的心交给大家,要形成一个磁场,把全工区干部职工的心凝聚在一起。
抓班子带队伍,加强支部能力建设。陈尚军同志常讲,党支部没有战斗力,工区干部在职工心里有没有威信,关键在于支部一班人能否搞好团结,在处理事情上,能否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为了搞好支部团结,他始终做到大局为重,做到不利于团结的事不干,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尤其是走上工区党支部书记后,他更是把团结作为凝聚力量的前提,坚信团结出战斗力,团结出成绩,日常生活工作中尽力维护班子团结,遇到事情都会征求每个支委成员以及职工代表的意见和看法,不搞一言堂或个人说了算,对于工区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职工关心的重大事情,坚持做到办事公正,处事公平,要事公开。在他的倡导下,工区里实行了区务、党务、班务三公开制度,增强了工作透明度,消除了隔阂和疑虑,赢得了职工的理解和支持。在他任职期间,工区里从来没有发生过一起办事不公引发的上访事件。同时,他高度重视党员发展工作,不断为党组织增添新鲜血液。为确保发展新党员的质量,他积极调查发展对象基本情况和以往表现情况,注重把符合条件的年轻、有技术、有能力的职工发展成为党员。
抓学习强素质,自身建设上台阶。陈尚军始终认为,要做好新形势下的工区支部工作,必须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把学习作为一种责任,作为立身做人的一部分。他能够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深学常思,并亲自给职工进行讲解。他十分注重对全体党员的学习培养教育,不断提高党员的思想素质。工区党支部始终把建设高素质的党员队伍作为一项根本的任务来抓,任务再重,工作再忙,从未动摇。工区党支部定期召开全体党员会议,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教育党员干部讲理想、讲道理、讲文明,开展了以宗旨教育,教育党员干部要牢记宗旨,乐于奉献。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增强了全体党员为工区服务意识,党员干部的思想进一步提高。
抓管理促生产,推动工区安全生产。陈尚军抓工作有板有眼,一丝不苟。在他上任伊始,首先排查摸底,从配置人力资源入手,什么人干什么活,让自个儿对号入座,使职工各自潜能得到有效发挥。同时,他从提高职工业务技能抓起,除组织职工参加矿里的培训外,工区内部不定期地组织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职工的业务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
只要陈尚军跟班,他每天总是提前到班,了解上班次各种记录,查看重点环节及机械设施运作情况。班里有时人手少时,他主动积极协助班里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常年奋战在井下,他懂得欲想向8小时要效率,多拉快跑,必须对每个班次的班中的各个生产环节了如指掌,工作上方可得心应手。哪个生产头面干什么,需要多少车皮,他摸得准准确确,做到轻重缓急,合理调度,使有限的车皮得到充分的利用。
四年多来,陈尚军同志爱岗敬业、脚踏实地、廉洁自律、心系职工、坚持党性、公而忘私、身体力行,带领工区班子成员全体党员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该工区安全生产平稳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赢得了职工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他所在党支部连续三年被矿党委评为先进党支部,个人多次被授予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干部荣誉称号。今年年底,他就要离开工作了32年的煤矿生涯,但他仍一步一个脚印的书写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奋斗人生。(胡为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