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是生产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地方煤矿采掘一线劳动力紧缺现象越来越明显,愿意到煤矿干的人少了,来煤矿干的,干一段时间又走了。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采掘一线劳动力紧缺的被动局面,将给地方煤矿正常生产带来影响。为此,笔者对地方煤矿劳动力紧缺提出一些粗浅的分析和探讨。
一、劳动力紧缺形成原因分析
1、劳动力资源偏紧。煤矿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井下采掘用工来源主要是农民工群体,现在农村的经济生活水平与5年前相比有了较大的提高,大部分年轻人员没有经济压力、经济负担小,多数农村青年招工对城市、工作单位、行业有挑剔,过于苦、脏、累的工作不愿意干。加上城市兴建办企业的增多和企业扩大再生产,产生劳动力需求增加,在社会劳动力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引起劳动力资源偏紧。
2、在劳动力市场中,地方煤矿之间有吸引劳动力力的差异。在劳动力买卖市场中,部分地方煤矿存在自身形象和知名度不高等原因,使劳动力向形象好的、知名度高的、购买力大的方向流动。甚至有的地方煤矿为了急招采掘一线人员,不得不利用高工资或放宽待遇吸引劳动力,造成部分地方煤矿采掘一线劳动力外流,形成部分地方煤矿采掘一线劳动力一时紧缺。
3、内部管理因素的影响。企业管理的内容包括工资激励、用人机制、情感、安全等方面。内部管理是直接影响劳动力流失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地方煤矿工资或待遇偏低,缺乏激励机制。二是没有好的用人机制,不能使出类拔萃的人才脱颖而出。三是部分地方煤矿缺乏人本观念,员工的工作、政治地位得不到认可,往往员工与其他单位的优越性相比产生逆反心理,引起劳动力流动。四是煤矿是一个高危行业,发生事故的概率较高,平时给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
4、机械化水平低,艰辛程度大。地方煤矿机械化作业水平往往是受到矿井地质条件、矿井自身能力等因素抑制。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地方煤矿的机械化装备水平、技术发展速度与国家大型矿井相比显得滞后,机械化作业水平不高,先进技术推广与应用不快,在生产过程中采掘一线人员劳动强度没有彻底的改观,长时间会导致这些人员体力的流失,给农民工群体产生艰辛的“危机感”。
二、劳动力紧缺的对策
地方煤矿如何留住人、吸引人?关键是取决于地方煤矿本身的能动性。
1、要多方位开辟劳动力资源市场。要根据生产所需的劳动力配备,做好劳动力摸底和调查,提前制定招工方案,针对劳动力不足,制订规划,多方位开辟人力资源市场,创新招工形式,采取与地方机构互利联合招工、设点招工、委托招工等措施,改变以往等待上门招工的办法,要走出去,了解劳动力群体的想法和要求,建立中介网络,宣传矿区形势和待遇,尽可能的实现互利双赢。
2、要突出整体吸引劳动力的优势,要有“四个”创新。创新精神是直接影响员工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只有建立“四个”创新,才能突出整体吸引劳动力的优势。一是在工资、保障制度上的创新。根据社会消费水平,深入煤炭企业与非煤企业调研,去了解工资待遇、养老金、住房公积金、工伤保险等优势做法,辨证取舍鉴用,在正确引导员工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前提下,提高员工待遇,让采掘一线人员知道在本单位上班与同行业单位相比还能够满足,让他们吃下“定心丸”,成为知足者常乐。二是用人机制的创新。如何在用人机制上创新?这需要地方煤矿有魄力和无私的胸怀!推行量才使用、人尽其才试行办法,选好人、用好人,让优秀人才参与安全生产管理,让他们施展才华。三是要以人为本,在构建和谐文化上创新。企业和谐的主体是职工,职工是构建和谐文化的关键对象。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让采掘一线人员从工作环境到生活环境得到地位上的尊重,激发和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让他们真正做到“以矿为家,奉献矿山”。四是塑造地方煤矿自身形象上创新,扩大知名度,增强凝聚力。在劳动力买卖市场竞争中,企业自身形象是一种无形资产,主要内容包括员工形象、管理形象等,要靠诚实守信、尊重人、关心人,给社会劳动力群体留下美好难忘印象,才能吸引劳动力流入。否则,只能损害地方煤矿自身,最终在激烈的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失败。
3、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优化劳动力组合。实现高产高效矿井,必须要依靠技术进步、采用新工艺、新技术和新装备。地方煤矿要在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思想上更新,要大力推广和运用“三新”,从井下施工设计、技术装备投入等,要走出去学习新方法、新经验和学习好的做法,只有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和加大技术装备投入与运用,才能摆脱落后的、效率低的作业方式和生产模式。同时,要根据井下地质条件,合理布置井田设计和头面设计,组织好劳动力分工与分布,井上、下岗位劳动力优化组合,压缩人员向采掘一线分流,优化生产环节,优化作业工序,缩短工序总时间,达到减人提效的目的。运用“三新”、投入新装备和优化劳动力组合,这不但是提高劳动效率降低采掘一线人员体力的需要,也是保障煤矿安全生产的需要。
4、依靠思想政治工作,营造稳定和谐环境。做好煤矿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是煤矿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手段。由于地方煤矿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会出现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各级管理干部,深入基层帮助和了解员工思想状况,发现思想苗头要积极引导和疏通,要用真诚的言语和行动感染职工,以情感人,以理服人,及时解决和化解各类思想隐患,利用不同的形式,经常地对员工进行爱岗敬业和无私奉献的教育,使员工认识到自己和煤矿是互相依赖、不可分割的共同体,让他们感到在安全生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让他们的价值得到充分的体现。即使煤矿暂时有一定的困难,职工也能够会理解,都愿意与煤矿一起同甘共苦。
总之,要想排除地方煤矿采掘一线劳动力紧缺的被动局面,当务之急是要多方位开辟劳动力资源市场、建立“四个”创新、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优化劳动力组合、增强企业凝聚力,才能突出吸引采掘一线劳动力流入,避免或减少劳动力流出。(戴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