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刘东矿际标兵、班中餐班班长黄辉生事迹
黄辉生现任刘东矿行政科班中餐班班长,他浓眉大眼、身材魁梧,一日三餐你都能见到他身穿整洁的工作服,在班中餐厨房里忙碌的身影。老黄憨厚老实,不善言谈,可干起活来却干脆利索,雷厉风行。他虽然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也没有轰轰烈烈的业绩,但他用二十六年的工作经历诠释了“平凡之中显伟大”这句至理名言。他先后多次被评为“六好职工”、“安全生产先进个人”,今年初他又光荣地当选为“矿际标兵”。
制作职工班中餐是一项烦琐而又艰辛的工作任务,它要求质量稳定、品种丰富、美味可口、按时准点。俗话说:众口难调。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黄辉生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和身上担子的重量,他响亮地提出:“班中餐要让职工伸大拇指,不要伸二拇指。”为了实践这句承诺,他经常到工区、班组询问职工班中餐是否可口,是否要修改菜谱,诚恳地征求职工的意见。他结合季节特点、原料供应情况,针对蔬菜、肉类等食品价格高涨的情况,他合理安排菜谱,肉类价格高,就适当安排一些鸡、鸡蛋等食品,采取荤素搭配,贵菜、便宜菜搭配等措施,保证营养,变着法地增加饭菜花色品种,一个星期七天都有不同的菜谱,让职工既吃饱,又吃好,竭尽所能让职工满意。
老黄既是班长,也是厨师。无数个节假日,他在工作中度过;无数次为工作,他选择舍小家顾大家。班里另一位厨师妻子在后方,只要那位厨师探假、事假回去,老黄就连轴转,有时一个多月也不能休息。09年矿上组织体检,查出他血脂严重超标,医生建议他住院治疗,但他考虑到不能影响班中餐的正常供应,在医生的再三劝阻下,依然带病坚持上班。连续十几天,一边在矿医院吊水治疗,一边正常工作。老黄不当班时,也要到班上检查工作,验收食品物资,起早贪黑,加班加点,一时闲不住。2009年8月一天,老黄打扫锅台时,不慎滑倒,额头划破一道长达1.5cm的伤口,医生为他清洗好伤口,再三嘱咐他一定要休息几天,等伤口愈合后再上班,防止伤口出现感染。可老黄一天没有休息,第二天就上班。他带病、带伤坚守岗位的事迹感动了全班职工,工友们都说他是铁打的汉子。
班中餐卫生工作非常重要,老黄始终坚持把食品安全放在第一位,取得了多年杜绝食物中毒事故的好成绩。为把班中餐卫生工作真正落到实处,他经常组织职工认真学习《食品卫生法》,结合实际工作情况,起草《班中餐卫生管理规定》和《卫生消毒制度》。他坚持生熟食品分开存放,发现厨师、服务人员的个人卫生不整洁,他就立即提出批评。他按照岗位责任制,加强检查、监督,落实各项措施,保证让职工吃上放心饭、卫生饭、安全饭。他每天都认真检查班中餐卫生工作情况,特别是到了夏季,他更是一心扑在食品卫生工作上。他想方设法地解决苍蝇易于进入班中餐操作间、食品容易腐败等问题,他在班中餐操作间的各个门上挂上防蝇帘,食品及时加盖护蝇罩,正常喷洒灭蝇药,每天冲洗打扫操作间,确保卫生。为了保证食品不变质,他坚持把好四道关,一是采购关,尽量不采购熟食,若必须采购时,首先要检查、品尝是否变质;二是把好保管关,按照入库顺序,先入库先使用,变质原材料不准入库;三是把好制作关,腐烂的蔬菜不使用,变质的肉类不加工;四是把住销售关,发现有食品变质迹象,宁肯浪费也不能让职工食用。去年夏天,有一次制作班中餐时,细心的老黄发现十多斤排骨变味了,有人提出多淘二次开水,多加点作料,应该没有问题,可老黄却毫不犹豫地将排骨倒掉。不新鲜的食品,他毅然倒掉,不新鲜的货物,他坚决退回。有一次他发现供货商送来豆角不新鲜,不顾货主再三请求,坚持退货。
从去年11月份起,矿部决定为外包队提供班中餐,每天的拿饭量从七百份一下子增加到九百份,人员没有增加,制作班中餐工作量明显增加,但老黄和他的工友们毫无怨言,依然勤奋、忘我地工作。
黄辉生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只是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工作。他用实际行动诠释这样一个道理:再平凡的岗位,只要踏踏实实地去做,也能取得优异的成绩!(洋子 志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