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日本核辐射会污染海水导致以后生产的盐都无法食用,而且吃含碘的食用盐可防核辐射”的谣言从前天开始在金华、义乌、永康等地传开。昨天,谣言已波及至安徽很多省市区县,一时间,食盐抢购风波四起。 随即,就像一场闹剧一样,金华地区各大超市,甚至乡下的小卖部,食盐被蜂拥而至的市民抢购一空,继而,江苏、浙江、安徽等地很多超市食盐断货,抢购浪潮一浪高过一浪。
然而柘荣县次日也发生跟风食盐抢购,并波及福安、宁德等县市。因此大家不要相信谣言就是调...抢购食盐毫无必要,理由如下:1、全国每年的食盐总...
一位网友在帖子中写道:日本人地震没死,海啸没死,核辐射没死,结果当听说大洋彼岸沿海城市的中国人疯抢食用盐后,全部笑死了。有点常识的人应该知道,海水中本身就含有放射性物质,日本核电厂泄漏的核辐射想把这么大的太平洋水搞脏根本不可能。而且,学过地理的人也应该知道,日本东南沿海比较大的一股暖流是日本暖流,由南向北走,不会绕过日本岛到中国洋面,所以说中国领域的海水被日本核污染纯属无稽之谈。 如果有人说食用食盐是为了防辐射,那么,医生或者专家会告诉你,防核辐射最有效的方法是每天服用一片碘片,因为每片碘片中含有100毫克的碘,而根据卫生部的规定每公斤食用盐中碘含量仅为20-30毫克。 俗话说,谣言止于智者,不能说那些一窝蜂抢购食盐的人都不是“智者”,中国人有一种自古以来就很难祛除的劣根性——跟风,做什么事情都喜欢跟风,非典的时候买板蓝根是一窝蜂,听信食用油即将涨价买油也是一窝蜂,如今买盐又成了一窝蜂。还有一位网友在帖子中写到:昨夜某超市,众人争相抢购食盐,唯一老太镇定自若在一旁选购其他商品,并不时摇头嘲笑。旁人上前问她为什么不抢,老太答:非典那年抢的还没吃完……中国人“跟风”这一劣根性自然起着主导作用,然而,还有一方面可能是中国的保障体制还不够完善,用一个矫情的词来讲就是,可能大家还没有足够的“安全感”。 美国人敢先享受再存款还款,中国人只敢先存款再享受,甚至当一辈子守财奴,不是不会享受,更不是不想享受,而是因为国家的保障体制不够完善,而是害怕老无所依,而是担心子孙后代日子过不好,生活压力大。换句话说,如果有完善的保障体制,让人“安全感”十足,中国人也不会听信两句谣言就去疯抢板蓝根,疯抢食用油,更不会疯抢国家专营的食盐。 除此以外,针对不少市民疯抢疯购食盐是不是就无法控制呢?在谣言刚刚出来的时候,如果有政府的预警提醒,如果有政府的及时辟谣,是不是也能将此次闹剧扼杀在摇篮中呢?合肥的“疯抢”是昨天下午开始的,金华、义乌、永康等地是前天开始的,发现有此苗头,如果安徽能立即做好安抚及辟谣工作,合肥恐怕也不会陷入此闹剧中。
在疯狂抢购食盐的时候,请市民花三秒钟思考:日本核污染真的会导致中国人没盐吃?散布谣言者有何居心?别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了才好。作为一个店主凡是今天到我店里买食盐的,一户只卖一袋,多了我是一律不卖,并让他们不必恐慌,过几天一定有食盐供应。
抢购食盐毫无必要,理由如下:
1、全国每年的食盐总消费量基本稳定在700万吨(这个量跟人口成一定比例,只要人口不发生大的改变,就不会有大的波动),而全国一年的盐产量超过4000万吨,绝大部分用作化工原料,一旦有需要,这些产能很容易生产出足够的食盐。
2、 目前全国的食盐里面,海盐占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大家平时吃的大部分都是井矿盐,主要原因:一是海盐中含杂质较多,要提纯成本较高,不经济;二是海盐场占地太大,现在海边的滩涂都很值钱,都在逐步转向海鲜养殖和土地开发,制盐利润率太低了。事实上,在经济发达的南方地区,海盐场早就式微了,这纯粹是经济规律使然。
3、井矿盐的储量非常非常非常丰富,随随便便一个盐矿的储量就几亿吨几十亿吨,全国人民吃个几百年不成问题,分布也很广,四川、湖北、湖南、陕西、江苏、河南、江西这都是大产区,运输不成问题。
4、中国的食盐流通目前还是国家专营,价格控制很严,不用担心有人炒作价格上涨的问题,即便暂时被抢购一空,以各地盐业公司的供应能力,也很快就会保证供应。专营体制虽然有种种弊端,但是在保证食盐供应这一点上,还是很有优势的。
大家看看哪里生产的,完全内陆!!!呵呵 (严桂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