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浏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光文化 >> 文艺作品
陪母亲网上看淮剧

审稿:集团-办公室  吕德勇    上传:崔峻   2011/3/3  人气:326

春节前,把母亲接到矿区和我一起生活。过了兔年春节,母亲就84岁了,掐指数来,我在异乡工作20多年,才陪母亲过3个春节。望着老态龙钟、银发日增的母亲,心中常有遗憾和叹息。平日里忙于工作,难得有闲暇陪伴母亲,更何况和她老人家沟通、交流也很困难,不知道选择什么话题。

老人家时常独自一人看电视,丰富多彩的节目似乎并没有给她增加多少乐趣,常常是一脸茫然。除了中央台新闻节目的播音员讲话能听懂一些外,其他节目她几乎听不懂、看不明白。就是新闻,那么多新地名、新名词、新事件,她也搞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忽然间,我灵感一闪,在网上找淮剧给母亲看。听说能看到淮剧,母亲立即显得激动和喜悦。晚饭后,她早早地端在电脑前,连续几晚,我先后为母亲播放《珍珠塔》、《牙痕记》、《秦香莲》、《赵五娘》等经典淮剧曲目。原本计划让母亲看淮剧,我去一旁爬爬格子、看看电视,可母亲却总是拍拍身边的座椅,让我陪她,无可奈何恭敬不如从命,只好陪她老人家一起看戏了。母亲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脑屏幕,露出久违的喜悦,随着剧情的发展,她时而叹息,为剧中主人公不幸遭遇鸣不平;时而发出爽朗的笑声,为演员精彩的表演叫好;我在一旁则不时地解说屏幕上唱词的含义,解说剧情发展的前因和后果,陪着母亲度过几个愉快的夜晚。

淮剧是流传于江淮一带传统的地方戏,在我印象中,比较有名的剧团有上海市淮剧团、江苏省淮剧团,苏北几乎每个县都有淮剧团,在那文化生活极端贫乏的日子里,春节看淮剧也是传统项目之一,淮剧为人们奉献了宝贵的精神食粮。小时候我也看过不少淮剧节目,也能有板有眼地唱几段淮戏,感触最深的莫过于因剧情而受到的启蒙教育了。看《珍珠塔》使我懂得人不能嫌贫爱富瞧不起人,昔日的落魄书生,也能时来运转皇榜高中;看《秦香莲》,我明白要忠诚于婚姻、家庭,抛弃糟糠之妻要到法律的惩罚;看《七品芝麻官》,我牢记主人公一句话: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20多年没看过、听过淮剧了,听母亲讲,现在家乡也多年没有淮剧团演出,看淮剧、唱淮剧的人也很少了,不由得感到惋惜。

依偎在八旬老母的身边,静静听着淮剧,在那悠扬鼓乐、千回百转原生态的乡音剧里,我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渐渐地平息浮躁的心灵,找寻到久违的平静,真的是难得的幸福和享受!

抽出时间,多陪陪年迈的父母吧!(志军)

 

顶部】 【返回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OA办公入口

   主办单位:新光集团办公室      


新光集团网V2.0版  技术支持:
德鲁克软件  (建议采用1024×768分辨率,以达到最佳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