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克彩,矿山人身上的爽朗质朴以及后天磨砺出的干练果敢,精气神十足,亲和力有加,当一名优秀的掘进工可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容易,他凭着一股子不怕脏、不怕累、不怕苦的钻劲,锤炼成了具有一定“一线实战”能力的“尖兵”,赢得了领导的赞赏。
邓克彩以自己独有的方式履行着岗位职责,抓安全、除隐患、反“三违”,在他的带领下,准备班杜绝了微伤以上事故,实现了零“三违”。他的安全管理有三法:“婆婆嘴”,“飞毛腿”,“铁手腕”。
在生产一线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邓克彩,有着非常丰富的安全管理经验,由于规程吃得透,措施背得熟,使得他在班前会布置安全工作切入要害、细致入微,从施工安全注意事项,到隐患排查整改,再到突发事故的应急措施等,包括岗位职工作业安全间隙、安全退路都反复强调,反复叮嘱。在施工现场也是如此,由于准备班活杂量大,点多面广,安全威胁相对较大,以往有少数“安全问题人”在作业中,经常以减少施工程序、降低工作标准来偷懒省事走捷径,而邓克彩在现场,是一边带着干,一边反复强调安全注意事项,施工程序一个不少,久而久之,职工的操作行为被“规范”成了习惯,偷懒省事的现象逐渐销声匿迹了。
该班一名职工告诉笔者:邓克彩班长的那张“婆婆嘴”,看似些多余絮叨的话,但在我听来,句句是关爱话、是祝福语,有时在安全上多提醒一句,多唠叨一遍,多强调一点,可以提高作业的警觉性,从而避免误操作和“三违”行为。
隐患排查工作成了他每班的主要工作,从安全设施、绞车、轨道,再到两巷顶板支护质量,从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为了统筹兼顾,每个作业点他都要跑几趟,长此以往,练就了他一双“飞毛腿”。
说邓克彩是“铁手腕”,是因为他对待“三违”人员能够施重拳,严管理,不姑息,不手软,再好的私交,违章违纪了,钉是钉,铆是铆,严格按制处罚。
该班职工老李,与邓克彩有十几年的交情,吃住在一个宿舍,工作在一个班组,形影不离,两人下了班唠家常没事“整两盅”。按情理说,这样的关系工作中有点什么还不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可在邓克彩这就是过不去!今年5月的一个中班,老李负责把勾,绳头挂好后,人还没有撤出绳道外,他就忙吹哨子喊走勾,邓克彩看到后及时予以制止,为了教育本人,警示他人,老李被按自主“三违”处理,并扣除了当班工分。
就是这副“铁手腕”,使得“三违”行为在他这个班失去了“市场”,职工都能严格按照规程措施和要求进行施工作业,上标准岗、干标准活逐步变成了全班职工的自觉行为。(李刚 严桂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