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新光的福气,沾新光的喜气。在集团成立四十周年的大喜曰子里。我抱上了孙女。把我这不老而老的煤矿工人喜得不行,乐得不轻,忙而不累。“洞房光花烛夜,金榜题名时,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 人生四喜。而我今年也经历了“上海世博盛会,集团四十大庆,吾辈增添三代,秃笔换成豆腐块。”思绪万千!感慨万端!
孙女小名家婕。意“佳节” 。此佳节非中秋佳节、新春佳节,乃集团四十年的创业佳节、奋斗佳节、辉煌佳节。孙女属我小家,我心依恋集团大家。还有几年就要忍痛离开我心爱的矿山,回归送我离家的老屋。离开不想离开的根,是否有机会再来?机会有但渺茫。因留在矿山的没有我亲人,有的只是曾任我“展翅高飞”的单位和一批批步其后后尘的痴情煤炭事业的年轻人。享受天伦后的五年、十年、二十年再想回来,老朽显得尴尬,不是人家不认你,是你不认识人家。单位还是原来的单位,但都现代化、高科技了、矿区变花园了。人还是煤矿工人,但那属于有知识、有理想、有朝气的新一代。
由此,我又有幼稚想法:等到孙女长大高考时,我要她报考中国矿大或其他煤炭院校,毕业到她祖辈一生扎根的地方--新光集团工作。那时我就有机会、有理由怀揣台湾同胞到大陆探亲一样感情,再次投到我终生热念的矿山怀抱,大喊一声:新光,我回来了!新光,我离不开您!(罗建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