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弹指一挥间,从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通讯的变化中,我看到了利国煤矿发生了巨大有变化。
听父辈讲,刚建矿时,利国煤矿只有1部电话,交换设备采用人工交换机,电话转接全靠话务员人工操作。那时由于长途线路稀少,若想挂个长途电话,往往要等上大半天。工人有急事打长途只能到乡镇的邮电局(所),为打个电话跑几里十几里甚至几十里是常有的事,而且通话质量非常不好。在电话间里声嘶力竭的喊了半天,最后还是靠长途台话务员传话,才把事情说清楚。
1994年,我刚走出校门,到利国煤矿参加工作。那时,我与家人、同学、朋友联络的办法就是写信。一般情况下,信件往返需要10天左右,有时还会更长一些。那时候,我深深地体会到“家书抵万金”这句话的含义。
1995年家里花了3600元安装了固定电话,这下可方便了,不用出门就能和远方亲戚朋友联系上,就是电话费老贵。
进入新世纪,手机逐渐在职工中走俏。 近几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手机越造越精巧,价格也越来越便宜,几百元钱就可买一款性能不错的手机。而且各类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早就不止限于收发信息,存贮拍照了;新款手机还能收看电视,上网查询,功能堪比小电脑;据说现在的通讯信号,有的通过天上的卫星,有的通过海底的电缆,总之不论是祖国的南疆北国,还是地球村的大洋彼岸,和亲友们的通话声音都和在本市一样清晰。
2000年,我一狠心买了一部。后来,我又给妻子买了一部,再后来,因我们与父母住的地方离得较远,平时难得有机会回家,打固定电话有时老人外出接听不到,多有不便。为了联络方便,也免得老人牵挂,我又给父母各买了一部手机。这样一来,我们打电话报平安,问候问候老人,省了好多事。
现在我和身边的许多人一样,在家打手机,走在路上打手机,上厕所时也带着手机,久而久之,竟然记不起打固定电话。我家里的固定电话每月的通话费不是0元就是1.00元。手机打个电话,发个短信,手机上网,视频聊天,联系真是很方便。现在用手机可以上网,可以看电视,将来手机的用途还会有些啥,我想象不出来。
如今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深入,新奇的电脑设备走进了寻常百姓家庭,深入我们的生活,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曾经是作为身份、地位象征的白领阶层专用。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计算机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人们对电脑的重视程度提高,随着职工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际交往的需要,已经开始大步走进普通职工家,对电脑的渴求,日渐急切。矿里许多职工用上了电脑。
网上办公越来越多,现如今利国煤矿实现了程控交换数字化,形成了多模式、多方位、集有线、无线与一体的综合性通信网。全矿有程控外线电话300多门,井下全用上了防爆程控电话,地面用上了小灵通、手机等移动电话。全矿的通信系统经历了从人工到自动控制的发展变化过程。同时,利国煤矿还以建设数字化矿井为目标,陆续建成了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瓦斯监测系统,各种数据可以实时观测,方便了对外联系和生产指挥。
通讯联络方式的变迁,反映了矿区职工生活的变迁,也折射了时代的发展变化,人与人沟通交流所发生的巨变。而沟通交流的日益简易便捷,更令我们的生活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严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