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浏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光文化 >> 新光人物
默默奉献的“老班长”刘明祥

审稿:集团-办公室  吕德勇    上传:崔峻   2010/9/15  人气:484

在昭阳煤矿,有13年井下工龄的同志可能不在少数,但是,连续任采掘班组长13年的人,就屈指可数了。在该矿掘二工区一班,就有这样的一位老班长,他叫刘明祥。

刘明祥同志今年43岁,论个头,不高,才一米六左右;论体重,不胖,只有55公斤上下。名不见传、貌不惊人的他,在井下工作面上却生龙活虎,不弱他人。打从进矿参加工作的那天起,他一直战斗在采掘第一线,年底就担任了班组长,这一干就是十三年。十三年来,他爱岗敬业,无怨无悔,默默燃烧,乐于奉献;十三年来,他带领大伙儿开掘巷道15000多米,探找煤源30多万吨,他是矿井发展的有功之臣。

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日常工作中的刘明祥,上班在人前,下班在人后,吃苦在人前,享乐在人后。他班中一身汗,苦脏累险的活儿冲在前。他像一列不知疲倦的火车头,带领全班的同志们奋战在掘进工作面上。2009年,他所在的班完成综合进尺1150,实现了安全无事故,节约材耗10万多元,是全区最好的班组。

常言道,生姜还是老的辣。论年龄,43岁的刘明祥还不能称之为老。但是,有着13年井下掘进工作和班长经历的他,技术全面,经验丰富。他打眼、放炮、扶棚、钉道样样精通;他敲帮问顶、解难排险,技高一筹。有他在井下带班,工区的领导放心,工友们干得欢心。领导们都尊称他为老班长,同事们都敬称他为老师傅。大家都不会忘记,三年前那个惊心动魄的早班,刘明祥和一位同事,在处理-250水平的一个贯通口时,遇到了一处凹凸顶板。那位同事参加工作时间不长,没见过这种顶板,他不管三七二十一,走上去就准备接顶。正在观察这块顶板的刘明祥发现这处顶板的周围有些许裂隙,随时都有垮落的危险。他立即叫同事停下来,并对同事说我们先到下边去运料吧。这位同事虽然摸不着头脑,但他还是跟着班长一起运料去了。当他们扛着材料返回快到贯通口时,只听的一声巨响,随着是扑面而来的气浪。他们放下材料,走近前一看,那块足有吨把重的顶板己经冒落下来。那位同事吓得直吐舌头,他颤抖着对刘明祥说:班长,是你救了我的命啊!

刘明祥不仅技术高超,而且胆识过人,总能在危难之时显身手。去年11月份的一个中班,他们在-350水平施工探煤巷时,遇到了非常破碎的顶板,只要一放炮就会掉顶,不仅施工难度大,而且安全系数小。前两个班次的施工,造成冒顶有三、四米高。刘明祥一看,这怎么行呢!他带领全班同志用了近半个班次的时间,采用长钻杆打超前托杆,实行超前支护,终于控制住了顶板的冒落。顶板控制住了,施工正常了,安全也有了保障。他们这个班次,不仅向往常一样施工了一茬炮,扶了1棚,而且为下班次的正常生产创造了良好的施工条件。

刘明祥所在的掘二工区一班,不仅进尺打得最多,而且材料消耗也是最少的。作为一班之长的他,像家常过日子一样,处处精打细算,能抠的则抠。他身体力行,做好表率。班里扒岩机上用的挂葫,经常损坏了不好使用,他总是把它背到井上,利用班外时间,把它修好再带到井下继续使用。平时走在上班的路上,看到一颗螺丝、一块木楔,他总是拾起来带到迎头,变弃为宝。他所在工作水平的巷道里,哪里有几根旧管子、旧轨道,他都了如指掌,随时需要随时取来。他的班材料消耗是全区最低的,职工得到的材料节约奖也是最多的。(陈学文)

 

顶部】 【返回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OA办公入口

   主办单位:新光集团办公室      


新光集团网V2.0版  技术支持:
德鲁克软件  (建议采用1024×768分辨率,以达到最佳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