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扬在生产现场的安全旗帜
——记利国煤矿生产科长杨金台
盐城市利国煤矿生产科科长杨金台,自1990年入矿以来,扎实工作、严格管理、严明制度,在矿井安全生产中做出突出成绩。
生产科负责全矿的安全生产工作,需要对安全生产的大小问题落实处理,做好工作,需要有较强的业务能力、管理能力和丰富的专业知识,“欲善其事,必利其器”。杨金台不满足已取得的中专文凭,2001年他又自学采矿专业,并于2005年3月顺利拿到了大专毕业证书,使他本人的理论知识、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利国矿属衰老矿井,设备老化、工艺落后、生产条件差、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难度大。为提高安全质量标准化达标水平,他多次请求矿领导组织采、掘、机、运等各个专业主要负责人到兄弟单位学习取经,在韩桥矿学习时,韩桥矿无尘化管理对他的感触颇深,回矿后,他亲自把关,利用学习取得的经验在本矿推广应用,使井下无尘化管理以及文明生产工作有了很大改观。大巷看不到垃圾,工作面看不到随处乱放的工具,看到的是整齐划一的管线吊挂,集中码放的材料,大巷变得清洁卫生,矿井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得到稳步提升。
进入今年以来,该矿井上井下各种生产条件变化很大,生产科的工作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但杨金台没有被告困难吓倒,他主动放弃休息时间,深入现场协调解决实际问题,进入3月份,采一工区工作面煤层厚度及倾角变化较大,局部高度达2.5米,倾角达60度以上,频繁揭露老巷、毛硐,遭遇断层,工作面上部容易抽空,时刻面临垮面的危险,给回采工作带来空前的困难。杨金台深入现场认真研究应对方案,并主动跟班,随时盯住现场变化。这使他想起1992年担任采一工区区长期间,他带领职工开采建矿以来最大倾角的工作面(煤层倾角超过40度)。矿里既无参考的技术又无现成经验。所有的压力都压在他身上。他放弃了休息和工人在一起回料、挂梁、打柱,从实干中找经验,从实干中学技术,从工作面初放到收作,没有发生一起轻伤以上事故。并积累了大倾角回采的宝贵经验,经过比较和一段时间的努力。终于摸索出了这一地区的顶板变化规律,提出在加强质量管理的同时,必须加强工作面的特殊支护管理,以应对顶板变化带来各种不安全因素,保证了工作面在以后回采过程中的安全。
杨金台对工作任劳任怨,凡事敢为人先,受到矿领导的一致好评。他扎根煤海的20年,用对矿山的满腔热爱,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着自己的美好青春。他是飘扬在生产现场的一面安全旗帜,无怨无悔地认真践行着党员的神圣誓言。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所取得的成绩得到了领导的表扬和职工的认可,连续多年被集团公司和矿评为优秀共产党员、先进工作者、十佳标兵等荣誉称号。(谢德友 陆汉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