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浏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光文化 >> 新光人物
采煤面上的顶梁柱——王存银

审稿:集团-办公室  吕德勇    上传:崔峻   2010/9/13  人气:477

在昭阳煤矿采煤队伍里,细心的同志会看到,每天上班走在队伍的前列、下班总是断在最后的,是一位中等身材、长削脸、操着一口徐州方言的人。这位看似文静、瘦弱的中年汉子,在采煤面上却生龙活虎,哪里最困难,哪里最辛苦,哪里最需要,他都会在哪儿出现。他,干活一个顶俩甚至一个顶仨;他,技术精湛,业务娴熟;他,沉着冷静,指挥若定。他是采煤面上的顶梁柱,是工友们的主心骨。他,就是昭阳煤矿准备工区三班班长王存银。

王存银是徐州利国吴庄人,今年34岁。他18岁就戴上安全帽干起了矿工,在十六年的矿工生涯中,他先后在地方小煤窑、外包队干了近10年,20038月,他义无反顾地来到昭阳煤矿,成了这个大家庭里的一员,这一干又是近七年。在这期间,他先后五次拒绝私营矿主的高薪聘请,以矿为家。七年来,他一直在兵头将尾的岗位上,默默地燃烧着,为矿井的发展奉献着。他,平均每年出勤350天左右,班中没有一刻的停歇;他,深知行动就是无声的命令,一人扛着重达百十斤的支柱穿梭在材料道中;他,把方便让给工友,把困难留给自己,农忙时没请过一天假,让指望他回家帮助抢收的父母和妻子望眼欲穿。他,把青春扎根在了矿井,他把爱献给了矿山。

大家都知道,矿井井下地质构造极为复杂,火成岩侵蚀十分严重,断层较多,无法大面积正常推采,这不仅增加了开采难度,而且也降低了安全可靠度。去年620日的中班,王存银所在的三班正在31305工作面进行开采作业。这个工作面的岩性差,顶板破碎,动不动的就会漏顶。那天中班430分左右,工作面突然来压,巨大的压力把工作面上的液压支柱压得吱吱直响,攉煤正欢的工友们浑然不知危险的来临。平时善于观察和安全意识很高的当班班长王存银发现险情,他立即对工友们大喊一声停下,快撤!当工友们刚刚撤到安全地点的一瞬哪间,的一声巨响,足足有近40平方米的顶板,带着巨大的气浪,向原先大家作业的地点垮落下来。好险啦!惊魂未定的工友们,默默地围坐在他们的班长的周围,他们把对班长的感激之情深深地埋藏在心底。因化解安全事故有功,王存银同志得到了矿部的通报表扬和奖励。

王存银同志一直从事采煤工作,他好学肯钻,不仅技术好、业务精,工作面上打眼、放炮、铺溜子等全过程作业技术,他了如指掌,成竹在胸。不仅如此,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他还积累了丰富和宝贵的井下预防和规避安全风险的经验,他将这些,都毫无保留地传授给了他的工友和徒弟。几年来,他亲自带的5名弟子,都能单独顶岗作业,有的也已像他一样成了采掘战线的骨干,挑起了兵头将尾的大梁。记得20079月的一天夜班,他带领大伙儿正在紧张地出煤作业。忽然,工作面在毫无预兆的情况下,发生了突大冒顶事故。当顶板开始掉落的初始阶段,大家都在工作面上到处乱跑乱窜。这时,当班的王存银发挥了他的实践经验丰富的宝贵作用。只听他对乱跑的工友们焦急地喊叫道:甭乱跑,快找支柱抱住!当大伙儿刚抱好了柱子时,大面积的顶板垮落随之而下。足有一百平方米的顶板垮落啊,是多么令人胆战心惊!所幸的是,他在事后清点人数时,他的工友们个个活蹦乱跳,毫发无损,王存银紧绷着的神经才松弛了下来,脸上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近些年来,王存银同志所在的班组,年年超额完成任务,年年实现安全无事故。他带领的班,超产幅度最大,上台阶的次数最多,安全状况最好,职工们得到的实惠也最多。他也因此而赢得了工友们的推崇和爱戴。(陈学文)

 

顶部】 【返回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OA办公入口

   主办单位:新光集团办公室      


新光集团网V2.0版  技术支持:
德鲁克软件  (建议采用1024×768分辨率,以达到最佳视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