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有则《扁鹊之兄善医》的寓意故事,其大意是说,扁鹊弟兄三人均为当时名医,尤以扁鹊最负盛名,某日扁鹊为魏文王针灸时,魏文王问扁鹊:“你们兄弟三人中到底哪一位医术最高?”扁鹊不假思索道:“长兄最好,二兄次之,我最差。”文王惊问:“你的名气最大,为何是长兄医术最高?”扁鹊回答:“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看到的都是我在做大手术,所以认为我的医术高明,名气就响遍全国;我二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看来以为他只能治疗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乡里;而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般人不能看出他事先能铲除病灶,防患于未然,所以,他医术最高,人们却觉得他医术一般。”小故事折射出大道理--真正高明的医术,应该是使病现于未形,且治于未形,事后补救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预防。
想想安全管理工作与扁鹊治病何尝不是一样的道理。安全生产关键在于预防,在“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一方针中,我们可以看到“预防”在安全生产中的分量,坚持预防为主就要对安全生产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绝不能麻痹大意,存有侥幸心理;坚持预防为主就是对可能发生的事故要提前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只可惜有些人往往等到事故发生了才寻求解决的办法,亡羊补牢悔之晚矣。
安全生产重在于排查隐患,在工作中,一些职工和管理者发现一些似乎无关紧要的不正常情况时,以侥幸心理和“等等看”的态度任其发展,这样带来的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对一些隐患尤其是细微隐患,我们应该以最快的速度将其消灭在萌芽状态,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率,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创造良好的环境。
安全工作如扁鹊兄弟治病,要像扁鹊长兄那样将事故隐患扼杀在萌芽状态,也可以像扁鹊二兄那样只要露出一点安全事故苗头就迅速解决,确保问题不再扩大。当然不能等到事故发生了再请‘扁鹊’来疗伤。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是永远的进行时,对安全工作只有未雨绸缪,没有高枕无忧。(马洪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