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随时随地都应该营造出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孩子的自信心得到满足。
一是尊重孩子。孩子虽小,但也和大人一样自尊心很强,父母应像对待大人一样尊重他们的权利和需要。要注意根据孩子的兴趣进行引导,并善于发现孩子的微小进步并及时给予肯定、表扬,才能使孩子树立自信心。当发现孩子有了缺点或错误时,不能采取粗暴的态度说一些伤害孩子的话,更不能在众人面前训斥孩子,使孩子失去自尊。要通过平和的交谈让孩子懂得他的不足之处,以及怎么改,才能使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
二是平等对待孩子。现代家庭要求成员之间要建立起心理上的平等关系,如果缺少平等精神,孩子容易养成怯懦、自卑、自私等不健康心理。比如当父母说错话、做错事时,也要真诚地向孩子道歉,让孩子真正感受到自己在家庭中的平等地位。
三是开放。开放就是坚持说心里话,平静地、直截了当地表现自己的心里活动。心理上的开放有益于养成孩子开朗的性格。父母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哪怕是错的。只有这样,才会培养出孩子豁达、大度、直言不讳、善解人意的性格。
四是民主。孩子一天天长大了,开始对客观世界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意见,父母在处理家务事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孩子的意见,让孩子也有发言权,如家庭要购买新物品、安排节假日活动时,不妨也让孩子参与进来,大家一起讨论,让孩子说出自己的看法,使他得到心理上的满足。
总之,只有在家庭中形成尊重、平等、开放、民主的风气,才能使孩子的心理得到健康发展。(江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