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届中纪委五次全会上强调,“纪检监察干部要注重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能力建设,增强政治意识、表率意识、法治意识、创新意识、宗旨意识,忠诚于党和人民事业,坚持党性原则,忠实履行职责,带头遵守和维护党纪政纪国法,对腐败分子和消极腐败现象进行坚决斗争。”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胡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自觉用《党章》和《廉政准则》规范言行,指导工作,做坚持党性原则的表率。近年来,个别领导干部纷纷落马,身败名裂,说到底就是在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不能很好地抵御不良思潮的侵蚀,被“贪心撑破了口袋”。因此,作为纪检监察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时刻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
首先,要常思贪欲之害。自觉做到“四个多想一想”:一要经常想一想组织的培养和教育,无论哪一级领导干部都是组织培养的结果,无论如何都不能干对不起组织的事,如果利欲熏心,贪图身外之物,就是玷污我们党的形象;二要经常想一想党和人民给予自己的待遇,要多算“政治账”,绝对不能贪图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要切记“腐蚀的臭绣能把深藏的宝物消耗干净”;三要经常想一想党的事业和自己的名誉,要有那种“名节重泰山,利欲轻鸿毛”的境界,千万不能“贪图果实,错过花卉”;四要经常想一想身后留些什么,时刻用“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但已经死了”这句不朽的名言来鞭策和警示自己。
其次,要常怀律己之心。“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像成克杰、胡长清等之流,他们并不是一开始走上领导岗位就是腐败分子,关键是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一步一步滑向罪恶的深渊。因此,当思想上要“起毛”的时候,就要下决心“止之于始萌,绝之于未形”,防止“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要正确对待名利,防微杜渐,严格自律。要把律己作为经常性的要求,活到老,改造到老,用自己的意志和毅力打持久战,切实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
再次,要常除非分之想。古人讲“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一个人如果满脑子想的是如何做“大官”,如何发“大财”,那么,他的心永远也是难以平静的。为什么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大搞形式主义,玩花绣腿;有的急功近利,给自己脸上“贴金”;有的嫉贤妒能,打击别人,抬高自己,关键是非分之想。要有理想不能空想,有愿望不能有奢望,有所求不能有祈求,知足不能满足。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纪检监察领导干部不要把官位的高低等同于人生价值的高低,平庸为官非好官,平凡做人非庸人。从名利中跳出来一身轻,在事业上钻进去就有劲。在具体工作中要严格按照《廉政准则》去做,始终坚持“八个坚持八个反对、八个严禁八个必须”,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干事,做一名无愧于人民的好干部,造福百姓,确保一方平安,促进社会和谐,完成中纪委五次全会赋予的新使命。
总之,作为纪检监察干部要进一步加强学习,增强本领,坚持原则,秉公办事,严以律己,率先垂范,在坚持党性原则中切实发挥好表率作用。要以先进的事迹激励人,以典型的案例警示人,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倍加珍惜政治生命、倍加珍惜平凡生活、倍加珍惜家庭亲情、倍加珍惜荣誉名声,自觉做到保持对权力的审慎之心,保持对名利的淡薄之心,保持对制度的敬畏之心,强化防腐拒变的能力和决心,做到防微杜渐,永葆清廉本色。(陆文才 严桂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