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微山昭阳煤矿机电科钳工班班长于和民
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老矿工,他平凡的外表下,跳跃着一颗火热的心,正是这颗火热的心,使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就是微山昭阳煤矿现任机电科钳工班班长于和民。
于和民,从事机电维修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处处以身作则,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每次矿井机电突击维修,他都冲锋在前,及时解决难题,为矿井安全生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多年来,他多次被集团、矿表彰为“六好职工”, 他所在班组也多次被上级部门评为“先进班组”。
勤于学习,成为技术能手
70年代末,于和民同志带着童年的憧憬从农村来到滨海煤矿当了一名普通的运输工,由于工作出色,参加工作不久被调到机电科当起了钳工。到岗后,他深知自己身上的担子很重,而自己的学识和能力与岗位要求还有差距,白天他主动跟在师傅后面学技术,晚上充分运用班后时间向书本求知识。不到几个月他就能在工作中独挡一面,成为当时钳工班的一名技术能手,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后因矿井结束,他被调到微山昭阳煤矿,分配到机电科钳工班当一名普通钳工,但他没有因工作变动放弃技术的学习,而是孜孜不倦地学习业务技术,力求达到学以致用,由于他学习技术刻苦认真,经过层层筛选,严格考核,从数名选手中脱颖而出,2007年被集团评为唯一一名钳工技师。
忠于工作,解决实际难题
于和民同志干工作任劳任怨,无论是上班时间还是休息时间,无论是井下生产一线的设备,还是井上设备,只要有事找到他,他都乐意去做,从没有因工作不及时而影响生产。2008年4月,昭阳煤矿-460水平突水,为抢时间安装水泵、泥浆泵等排水设备,他带领钳工班一帮人在井下连续奋战近30个小时,终于将水泵、泥浆泵等排水设备及时安装到位,避免了生产头面被淹、停头撤人的不良后果,为此,他还受到矿部的嘉奖。去年八月中旬,矿一台锅炉炉排因年久破损严重,严重影响了职工日常生活,他知道后,立即叫上三名钳工,连续二天冒着30多度的高温天气,每天干十多个小时,终于将破损的80多块炉排全部更换掉,保证了锅炉的正常使用。超负荷工作的他累倒了,矿领导知道后去看望他,带着倦意的他却说到:“这是我应该做的。”
作为一名钳工班长,于和民心里总想着企业,方便职工。为节约材料,降低费用,他想方设法搞好班组的小改小革。2008年年初,他组织钳工班一帮人为采掘一线自加工液压支柱用的“铁鞋”,为矿节约了不少费用。去年三月份,他带领班组一帮人对-400水泵进行技改,降低水泵扬程,减少了25%的电耗。他还常常深入到采掘工区,为生产一线维修保养扒岩机等生产设备,深受一线职工的好评。
乐于奉献,舍小家顾“大家”
对于和民来说,节假日早已经在他脑海中淡忘,加班加点更已成为家常便饭,每年他的出勤天数总在全矿名列前茅。钳工班负责的工作任务繁杂,安装、维护、机械加工及各种焊割工作,临时突击性任务也比较多,由于钳工班人员偏少,经常需要加班,身为班长,于和民处处身先士卒,整天一身工作服,每月都是出满勤,打满点。从未叫过苦和累。井下掘进工作面扒岩机损坏,如果拆运到井上维修影响生产时间会很长,他就到现场维修,有一次掘一工区扒岩机坏了,他夜里0点接到电话下井维修,一直到凌晨6点才升井,澡也没洗,吃完早饭又投入到新一天工作中。各工区机械设备有故障,个个都找他,知道他技术过硬,认真负责,不修好决不下班,他这种精神,感染了好多人,钳工班职工在他的带领下,发扬不怕吃苦的精神,经常在井下坚持工作8小时以上,直到把工作干完方才升井。于和民同志作为工人技师,连续几年被矿评为优秀知识分子,多次被评为先进个人、矿际标兵,年过五十的他,仍然坚持在一线工作,从不拣轻怕重,是机电科公认的“老黄牛”。为赶任务他总是冲在前,拿他的话来说,我不干,怎么带人干呀。朴实的话语倒出了一名老钳工热爱矿山热爱工作的情怀。他因工作常常饥一顿饱一顿,患上了老胃病,即使如此从没耽误过一天上班。有一次,他患感冒吊水,水还没挂完,接到工作通知,他放心不下,二话没说,拔掉针头就下井干活,这样的事例在于和民身上数不胜数。去年,于和民的母亲突发脑溢血,家人要他立即回去,当时正值矿井16层突水,他在家只待了二天,就急匆匆地与病危中的母亲告了别,踏上了回矿之路,到矿工作二天后,母亲病故,他又掩泪返回。在家办完丧事后,就回到矿上正常上班,他把对母亲的愧疚化作对工作的无比热爱。
于和民同志就是这么一位普普通通的人,他三十年如一日,以精湛的业务技术、无私的奉献精神激励着矿山的每位职工为矿井的安全生产而努力工作。(冯滨、谢永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