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浏览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光文化 >> 新光人物
学习勤奋、甘于奉献的技术员--董超

审稿:集团-办公室  吕德勇    上传:崔峻   2010/1/14  人气:642

董超,是金石公司一名普通的技术员。今年新分配来工作,由于他学习勤奋,工作努力,甘于奉献,得到了公司干工的一致赞许。

“抓紧学习,充实自己是他的首当任务”。

刚分配到这里工作,他很担心不知如何做起,因为在一个新建矿井,所需要学的是丰富的矿建知识,这与他所学的专业是不相符的,他将面临着全新知识学习。这方面公司给予他极大的关怀和帮助,为他购买大量的专业书籍,配备整套上网设备,给他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这使他有了极大的学习动力,在工作之余,他一有时间就泡在书里。通过专业书籍和网络的学习,使他在立井施工和注浆技术方面的理论知识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但在现场实践过程中,由于他初来乍到,工作经验不足,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方面有时陷入被动。为此,他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及时向现场施工工人请教各道工序的操作流程及其这样做的原因,并随身携带小抄本,记录各项工序的施工情况及其现场学到的知识点滴。“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很快熟悉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了公司的工作环境,从一个“门外汉”变成了一名成长中的“业务熟手”。

“恪尽职守,干好工作是他的工作追求”。

在公司半年以来,他一直严格要求自己,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尽心尽力,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认真及时做好领导布置的每项任务。他主要负责的是风井技术管理。职责是:及时发放各类技术通知,学习施工单位编制的安全技术措施,井筒中心线的校验,井壁钢筋尺寸的控制,荒半径、净半径的验收,及时填写施工进度和施工记录。在检查井壁的隐蔽工程和验收井壁的荒、净半径尺寸时,对他来说责任重大,因为工作稍有差池,不仅工程质量就达不到要求,影响下一步的施工,而且耽误施工进度。所以在验收时,他做到一道工序不合格坚决不允许下一工序的施工。在套壁施工阶段,施工技术采用的是由下向上拖模浇注,要求很高,在浇注过程中,拖模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高度在30公分60公分,钢筋尺寸的布置必须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在现场,他不放过任何一个微小细节,时刻提醒自己来不得有半点马虎。有效把握拖模时间,这是提高工程质量的关键。为此,每次拖模前,他都会先让施工工人先慢慢向上拖几公分,此时他会亲自到临时吊盘下层去摸一下拖模后井壁成形情况,直到达到预想效果才让施工工人继续上向拖模。在拖模过程中有时会出现蜂窝、狗洞等一些不合格的问题,他会在混凝土未充分凝固之时,及时安排施工工人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处理。在含水层注浆阶段,他坚持现场8小时跟班,对每个注浆孔的施工时间、出水情况、注浆压力、浆液配比和注浆量等一些重要数据的进行记录,为防治水工作提供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在注浆过程中,出现诸如跑浆、窜浆、单孔注浆量特别大而压力不上升等异常情况时,他及时向公司领导汇报并向公司领导提出一些可行性方案。如注清水时间的控制、浆液配比何时该提高等,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认可。在现场他及时督促施工项目部严格按照《安全技术措施》施工。2009年度,他负责的风井圆满完成了冻结段、壁座段的施工和227257 m段含水层的注浆,掘砌深度达227米,实现质量达全优,安全无事故

“服务于矿,奉献于人是他的人生信守”。

刚来工作时,矿建技术员只有两名。在井筒施工时,需要对井壁钢筋布置尺寸、荒半径、净半径和浇注混凝土等事项进行验收,工作量大,可技术员少。为了不影响施工进度,他主动放弃节假日,手机24小时不关机,做到“随叫随到”,同时每天他至少10次到井口或井下了解施工情况,充分掌握每道工序的施工时间。在含水层注浆阶段,照顾一些同事家庭的特殊情况,他坚持值夜班56天,直至注浆结束。在注浆过程中,补6号孔注浆量特别大而压力不上升,根据公司领导的意见采用间歇注浆,他坚持24小时盯在井口,时刻关注注浆机压力和浆液浓度,并多次下井了解现场情况,是否有跑浆、窜浆等情况。在生活上,他能与同事和睦相处、关系融洽,经常主动帮助有需要的同事,在公司职工宿舍搬迁时,有些同事由于东西比较多,搬迁比较困难,他都会主动去帮忙,对新进职员更是关怀有加。

谈到工作打算时,小董非常感慨地说:“能来到金石公司工作,我深深地感到骄傲和自豪,我一定会用谦虚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干好本职工作。在处于成长期的公司里,有我广阔的天地,我坚信一定能实现自我目标!体现自我价值!(于军)

 

顶部】 【返回
返回首页 | 关于我们|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友情链接 | OA办公入口

   主办单位:新光集团办公室      


新光集团网V2.0版  技术支持:
德鲁克软件  (建议采用1024×768分辨率,以达到最佳视觉效果)